蓬勃发展的工厂化农业──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
被引量:3
出处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0年第9期2-3,共2页
Applie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Rural Areas
同被引文献15
-
1钱平.我国农业信息网站建设的现状及其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z1):78-81. 被引量:6
-
2甘国辉.信息技术与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z1):82-84. 被引量:3
-
3申茂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厂化农业[J].中国农业科学,2001,34(z1):92-95. 被引量:2
-
4贾士荣.我国棉花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2):18-20. 被引量:19
-
5王琴芳,薛爱红,黄大昉.转基因植物产业化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2):33-36. 被引量:26
-
6孙军.国外农业工厂化生产现状[J].农村新技术,2001(2):10-10. 被引量:2
-
7邱仲华.美国的工厂化农业[J].乡镇论坛,2001,0(8):48-48. 被引量:3
-
8高新.农业工厂化[J].中国科技月报,1999(3):44-44. 被引量:1
-
9董伟.花卉工厂化育苗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1999(2):9-10. 被引量:2
-
10张充扬.以色列的工厂化农业[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9,14(5):42-4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3
-
1蒋和平,何忠伟.我国科技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4,23(5):1-6. 被引量:6
-
2张伟玉,杜长城,杨静慧,杨恩芹.花卉工厂化生产的特点和未来[J].天津农林科技,2002(5):42-44.
-
3崔作龙,杜晓东,吕小云,刘宗龙.工控机在温室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甘肃科学学报,2003,15(4):67-70.
二级引证文献6
-
1程腊梅,李艳.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8):112-113. 被引量:6
-
2洪岚,张滨.现代农业科学和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7,53(3):140-143. 被引量:5
-
3刘范一.论我国农业知识管理及其发展和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7,25(3):62-65. 被引量:1
-
4韩万渠,刘英基,李春喜.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制约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63-5164.
-
5盛岚.浅谈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的薪酬激励[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5):122-123.
-
6米玛.浅议我国发展科技农业的有效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1(5):323-323. 被引量:1
-
1陕西省主要农副产品价格行情[J].农友,2001(9):23-23.
-
2陕西省主要农副产品价格行情[J].农友,2002(1):9-9.
-
3优质的牛肉源于优良的品种[J].草食家畜,2008(4).
-
4程显新.用现代设施 搞立体栽培 创高效农业[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0(1):38-38.
-
5王玉平,李晓辉.千阳县小麦良种繁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种子科技,2014,32(8):36-37.
-
6孔祥伟,李家胜,毕双杰,黄丽叶,赵富强,刘铨义,曾庆涛.谈北疆棉花新品种选育[J].中国棉花,2005,32(S1):44-45. 被引量:1
-
7韩波.工厂化高效农业[J].海峡科技,2002(3):38-39.
-
8蒋茂森.我国工厂化高效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J].中国农村科技,1998(10):43-44.
-
9梁录瑞,李红涛,张招喜,张文军.对油桃园间作香菇技术的探讨[J].果农之友,2009(2):23-23.
-
10马辉商.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 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J].湖北农机化,2010(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