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切口感染12例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12年卫生部开展了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要求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 h[1],我院按照卫生部要求,制定了严格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规定。但规定执行之初,我院Ⅰ类手术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切口感染明显上升,
作者
王素芬
陈波
徐阿炳
机构地区
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骨三科
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骨四科
出处
《武警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346-346,共1页
Medic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关键词
腰椎间盘
手术切口
医院感染
病原菌种类
危险因素
分类号
R619.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92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
2
谢明水,晏文强,熊建华.
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6):874-876.
被引量:37
3
吴小蔚,董玉林.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9):2950-2951.
被引量:72
4
姜梅杰,孙启英,刘广丽.
2007-2009年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89-1891.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罗燕萍,白立彦,李俊玲,许淑秀.
211株肠球菌属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特征[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80-82.
被引量:68
2
易洪仪,王效杰,唐英.
手术医生切口感染专率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29-30.
被引量:35
3
余兰,朱艳萍,YU Lan,ZHU Yan-ping.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与控制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0):1121-1122.
被引量:20
4
钱小毛,赵仲农,王亚玲.
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3):249-251.
被引量:50
5
徐小平,高霞,池晓霞,盖俊惠,艾辉,李卓成.
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耐药性监测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3):324-327.
被引量:70
6
任南,吴安华,冯丽,文细毛,易霞云,吕一欣,龚瑞娥,黄勋,王曼平.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1048-1050.
被引量:209
7
吴敏,邓建平,姚春红,朱海波.
318株革兰阳性球菌体外耐药监测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328-330.
被引量:7
8
Sulochana S,Rahaman F,Paramasivan CN. In vitro activity of Fluoroquinolones against My 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 J Chemother, 2005,17(2) : 169-173.
9
何耀琴,吴红丽,陈谷霖,于建武.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1):1373-1374.
被引量:22
10
刘媚娜,程水兵,徐春泉,周铁丽.
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5):1165-1166.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92
1
何昶江.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探讨[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S02):23-23.
2
任天森,丁晶晶,杨茜.
改良负压吸引装置在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105):59-60.
3
李星,徐勇超,唐礼恭,王有财,刘英俊.
皮内连续缝合联合持续高负压引流在腹腔镜胃肠道手术辅助切口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刊,2019,46(19):43-45.
被引量:2
4
刘战立,常山,严小虎,范剑波,林炎水.
地震伤截肢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J]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2):192-193.
被引量:2
5
郭春兰,陈军,梅幸福.
外科换药室消毒质量对伤口愈合的影响[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8):2424-2425.
被引量:3
6
戴滨,房德敏,吕鹏.
106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383-384.
被引量:39
7
乐三峰,吴兵.
基层卫生院外科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517-2518.
被引量:4
8
吴凡,林霄,王美容,向玲.
医院手术部位感染病原学及耐药率调查[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7):122-123.
被引量:2
9
罗红,朱红艳.
化疗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热及感染的调查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553-2554.
被引量:2
10
杨建芳,江珉,董娟,伍世珍.
经皮下隧道法行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预防并发症的作用[J]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0):1081-108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1
1
杨伟铭,林定坤.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区域定位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2
郭大兴,姚栋,李学星,张绍军,梁伟之,苏巍.
CT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2例[J]
.武警医学,2011,22(5):435-436.
被引量:1
3
游浩,刘洋,高劲松,李明辉,陈方舟,吴磊.
应用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效果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5):439-440.
被引量:3
4
吴怀宝,肖骏,江汉义,彭子和,罗德胜,胡继斌.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8(4):14-16.
被引量:4
5
王雷,王遵来.
零角度整脊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运用[J]
.天津中医药,2011,28(4):301-303.
被引量:8
6
洪秋成.
傍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J]
.河南中医,2011,31(11):1293-1294.
被引量:9
7
程继伟,幸永明,樊孝江.
侧卧位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高风险腰椎间盘突出症[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6):642-643.
被引量:3
8
范磊,何斌,邵增务,王云华.
锁定式颈椎融合器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J]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12):1057-1059.
被引量:1
9
李兴,邓思然,罗雨桥,罗柏锋,罗杰多,盘永光.
后路髓核摘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并邻近上位椎节间盘突出症[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10):186-187.
被引量:2
10
陈勇喜,农新盛,黄超,彭硕,黎荣华.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伤口深部感染12例[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2):306-30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侯海林.
不同手术入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对比[J]
.中国临床研究,2015,28(2):192-194.
被引量:3
2
王炜,邢秀峰,樊春海,申志军,张志斌.
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类型、耐药性及感染危险因素[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5):68-69.
被引量:4
3
胡建华,胡琪,高国玺,连星烨,杨召,张超.
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术后早期切口深部感染的治疗分析[J]
.大理大学学报,2022,7(4):57-59.
二级引证文献
7
1
谢伟,曾月东,尚宏喜.
经椎间孔镜个性化手术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2017,24(2):145-146.
被引量:2
2
李新振.
不同手术入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
.蛇志,2017,29(4):449-450.
3
兰宗江.
腰椎后路肌间隙入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18,31(8):18-19.
被引量:1
4
岳学琴.
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研究[J]
.临床研究,2019,27(2):23-24.
被引量:1
5
杨晋,瓦庆德,吴兴凯,范青洪.
骨科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危险因素及相关因子水平分析[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9,14(9):1081-1083.
被引量:16
6
周会,蔡鹏,周维富,彭俊华,蒲亨景.
胸外科围手术期抗生素的规范使用与术后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0):1892-1895.
被引量:18
7
张楠.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与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4):122-124.
被引量:2
1
涂黄,李小珍,詹亚琨.
621例普外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J]
.江西医药,2014,49(11):1228-1230.
被引量:9
2
尹红艳,宋学立.
我院354例I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J]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0(9):162-162.
3
声音[J]
.健康大视野,2011(12):6-9.
4
黄时辉.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腹股沟疝Ⅰ类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6,29(13):84-85.
被引量:1
5
高峰.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腹股沟疝Ⅰ类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18):55-56.
被引量:1
6
李宝珍,平宝华,关仙花.
疝修补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9,9(4):318-320.
被引量:7
7
金杰波,李菊芳,张勇,何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整改效果[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7):492-494.
被引量:8
8
李静.
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效果调查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6):2103-2104.
被引量:3
9
张秋霞,蒋亚茹.
Ⅰ类手术切口延迟愈合76例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554-8554.
被引量:1
10
谢爱华.
531例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6):333-333.
武警医学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