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语言的国际传播与构建国家形象——基于主体认知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国家形象的形成最终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主观认知、态度与评价。寻求能够影响主体认知的传播方式是一国对外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前提。作为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语言的国际传播超越了语言自身价值而实现了国家利益。这一视角为汉语国际传播构建国家形象带来诸多启示。
作者 哈嘉莹
出处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122,共5页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Kenneth Ewart Boulding. 1959. "National Imag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No. 3, p120.
  • 2[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第12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3[法]布吕奈尔等:《形象与人民心理学》,载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 4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2,24(2):61-66. 被引量:213
  • 5汤光鸿.论国家形象[J].国际问题研究,2004(4):18-23. 被引量:70
  • 6杨伟芬:《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 7[美]戴维·迈尔斯:《迈尔斯心理学》,黄希庭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第243页.
  • 8John F. Dovidio Intergroup contact: The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20036:5.
  • 9[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齐心、王兵、马戎、阎书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 10哈嘉莹.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国家形象的自我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152-157.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32

  • 1《小泉欲打对华开发援助牌》,《参考消息》2004年11月30日.
  • 2.[N].《参考消息》,2004年2月8日.
  • 3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新华社,2002年11月8日..
  • 4.《史记》卷62:第二版[M].中华书局出版,1982年11月.第2132页.
  • 5.《汉书》卷五十四[M].中华书局出版,1962年6月版,1975年4月第三次印刷.第2459-2470页.
  • 6.《晏子春秋集释》[M].中华书局出版,1962年1月版,1982年5月第二次印刷.第389-392页.
  •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7-318页.
  • 8[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下册)[M].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417-419页.
  • 9.LongmanDictioaryofcontemporatyEnglish(EnglishVersion)[M].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第709页.
  • 10[美]罗伯特·基欧汉 [美]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共引文献291

同被引文献49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