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消弧线圈阻尼电阻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结合各地自动跟踪消弧线圈的运行实践,总结出一套与消弧线圈串联的阻尼电阻的实用计算公式;提出了实际运行中经常遇到的电力网不平衡度的确定方法及由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提供电压的电压继电器电压整定的方法。
作者
毛冠民
张旭辉
辛东海
叶洪波
韩玉栋
机构地区
漳州电业局
邯郸市旭辉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出处
《福建电力与电工》
2000年第3期41-42,共2页
Fujian Power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关键词
消弧线圈
阻尼电阻
不平衡度
计算
分类号
TM475 [电气工程—电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6
1
袁进伶,张涛.
6~66 kV 电力系统电容电流自动跟踪补偿及接地选线装置原理及应用[J]
.中国电力,1998,31(1):67-68.
被引量:26
2
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3
李汝彪,鲍敏铎.
阻尼电阻取值对消弧线圈补偿网络运行特性的影响[J]
.浙江电力,1999,18(1):1-3.
被引量:3
4
王继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M].江苏省电力系统供电情报网,1998,4..
5
顾精彩.
中低压电网内过电压的危害及其对策[J]
.河北电力技术,1998,17(3):34-37.
被引量:4
6
曾祥君,于永源,周有庆,杨绮雯.
配电网谐振状态与单相接地状态的辨识[J]
.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22(8):41-43.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王继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M].江苏省电力系统供电情报网,1998,4..
2
桑在中,电力系统自动化,1996年,20卷,2期
3
曾祥君,硕士学位论文,1996年
4
符达,消弧线圈的调谐,1956年
共引文献
51
1
胖质玲,赵玉花.
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3):69-71.
2
赵志丽,杨学昌,常思哲.
TSC式消弧线圈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的改进设计[J]
.变压器,2004,41(7):5-9.
被引量:4
3
赵志丽,杨学昌,常思哲.
新型TSC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J]
.高压电器,2004,40(5):339-341.
被引量:4
4
刘艳村,鲁铁成,文习山,陈维贤,李翔,王志梅.
基于TSC控制技术的快速响应自动消弧装置[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20):88-93.
被引量:26
5
吴杰,王政.
基于FTU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定位方法再研究[J]
.继电器,2004,32(22):29-34.
被引量:14
6
马洪江,陈星,曾祥君,李泽文,王媛媛.
配电网自动调谐及故障选线的研究[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48-51.
被引量:1
7
叶光勇.
基于注入信号法的消弧线圈自动调谐技术[J]
.湖南电力,2006,26(2):32-33.
8
贺要锋,商建华,封晓东,王伟.
关于小电流接地系统中谐振过电压的分析与探讨[J]
.继电器,2006,34(23):66-69.
被引量:10
9
赵建文.
附加电阻测量电网绝缘阻抗的新方法[J]
.继电器,2006,34(24):52-55.
被引量:8
10
严干贵,李果雪,张正茂,肖龙章,曹军,穆钢,戴武昌.
基于扫频法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装置研制[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27(3):64-68.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4
1
黄杰,刘欣欣.
阻尼电阻在消弧线圈回路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166-169.
被引量:1
2
要焕年.
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发展的新趋势[J]
.高电压技术,1993,19(2):62-66.
被引量:8
3
姚道德,陈振华,周建英.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装置的选型[J]
.供用电,2002,19(3):38-40.
被引量:3
4
雷欢虎.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装置中阻尼电阻的选取[J]
.西北电力技术,2002,30(5):47-4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张文海,金小强,王崇林,李晓波,纪建平,孙纯宁.
自动跟踪补偿式消弧线圈阻尼电阻的设计条件与计算[J]
.煤炭工程,2008,40(2):23-2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李欢欢,赵明,刘旭贺.
阻尼电阻故障影响消弧线圈运行的分析[J]
.电力设备管理,2020(9):163-164.
2
张瑞起.
高速铁路10 kV电力系统单相接地误报警故障原因分析[J]
.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2021,36(3):19-23.
3
张文海,肖先勇,范康林.
基于电压变化量的配网单相接地故障多判据检测法[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46(3):129-135.
被引量:3
1
李雪峰.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降阻方法[J]
.电世界,1998,39(10):33-33.
2
舒翔,文习山,张云建,彭宁云.
杆塔冲击接地电阻测量仪的开发[J]
.高电压技术,2004,30(10):64-65.
被引量:8
3
刘平.
变电站接地电阻计算及降阻措施[J]
.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9(11):135-136.
被引量:3
4
李彦新.
转子回路串电阻计算综述[J]
.电大理工,2001(1):39-40.
5
郑巍,张德艺.
深圳地区变电站接地电阻计算中分流系数的探讨[J]
.广东电力,2004,17(2):22-24.
被引量:6
6
宋宏伟,辛东海,叶洪波,韩玉栋.
关于消弧线圈阻尼电阻计算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浙江电力,2000,19(3):17-19.
7
李品德.
一种新型直流偏磁式自动跟踪消弧线圈的探讨[J]
.西北电力技术,2000,28(1):12-14.
被引量:1
8
曹玉林.
基于微机保护和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小电流接地选线[J]
.电气传动自动化,2004,26(2):57-58.
被引量:2
9
胡浩,李晓锋.
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电阻计算方法的改进[J]
.电工电气,2009(12):34-35.
被引量:1
10
张岩.
变电所设计中接地变、消弧线圈及自动补偿装置[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10,29(6):70-71.
被引量:5
福建电力与电工
200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