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干旱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研究综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回顾以往研究干旱灾害对社会经济不同产业造成的影响,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根据干旱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研究的两个主要目的提出对以后研究的展望。
作者
李金鑫
机构地区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时代经贸》
2013年第6期193-193,共1页
TIMES OF ECONOMY & TRADE
关键词
干旱灾害
经济影响
农业经济损失
分类号
S42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4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4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商炎蕊.干旱、农业旱灾与农户旱灾脆弱性分析.自然科学学报,2000,9(2):56-61.
2
司翠,吴昊.
干旱灾害对华北地区农业经济影响研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09(4):68-69.
被引量:7
3
张家团,屈艳萍.
近30年来中国干旱灾害演变规律及抗旱减灾对策探讨[J]
.中国防汛抗旱,2008,18(5):47-52.
被引量:38
4
蒲金涌,张存杰,姚小英,邓振镛,刘卫民,苗具全.
干旱气候对陇东南主要农作物产量影响的评估[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1):167-171.
被引量:33
5
张宏平,陈建文,徐小红,李兆元,张汝鹤.
陕西省干旱灾害的农业风险评估[J]
.灾害学,1998,13(4):57-61.
被引量:12
6
刘引鸽,李团胜,缪启龙.西北干旱灾害影响趋势分析[J].2004,20(4):88-92.
7
程静,陶建平.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农业干旱灾害与粮食安全——基于西南五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经济地理,2010,30(9):1524-1528.
被引量:27
8
刘航,王进军,陈永杰.
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2009(1):51-52.
被引量:8
9
刘颖秋,束建军,张庚杰.干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10
雷治平,刘引鸽,李录堂.
陕西农业干旱灾害分析评估[J]
.陕西气象,2006(1):27-30.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34
1
王金花,张荣刚,康玲玲,王云璋.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与黄河洮渭接壤区旱涝关系[J]
.人民黄河,2005,27(4):12-14.
被引量:1
2
武永峰,李茂松,蒋卫国.
不同经济地带旱灾灾情变化及其与粮食单产波动的关系[J]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S1):205-210.
被引量:21
3
杨新.
陕西干旱灾害特征分析[J]
.陕西气象,1998(4):22-25.
被引量:5
4
蒲金涌,邓振镛,姚小英,王位泰,胡利平,贾海源.
甘肃省冬小麦生态气候分析及适生种植区划[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1):179-185.
被引量:34
5
林纾,陆登荣.
近40年来甘肃省降水的变化特征[J]
.高原气象,2004,23(6):898-904.
被引量:57
6
尹宪志,邓振镛,徐启运,董安祥.
甘肃省近50a干旱灾情研究[J]
.干旱区研究,2005,22(1):120-124.
被引量:45
7
刘德祥,董安祥,陆登荣.
中国西北地区近43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2):195-201.
被引量:177
8
马九杰,崔卫杰,朱信凯.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4):14-17.
被引量:107
9
李茂松,李章成,王道龙,杨修,钟秀丽,李正,李育慧.
5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J]
.自然灾害学报,2005,14(2):55-60.
被引量:84
10
刘明春,邓振镛,李巧珍,杨小利,蒲金涌.
甘肃省玉米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3):112-117.
被引量:52
共引文献
147
1
吴徐燕,杨德保,王式功,尚可政.
近50a中国大陆无雨日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干旱区地理,2011,34(4):596-603.
被引量:15
2
王瑜莎,张钛仁,白月明.
西北地区干旱对农业影响的评估方法——以甘肃省春玉米为例[J]
.气象科技进展,2013,3(2):55-58.
被引量:4
3
景毅刚,刘安麟,张树誉,李星敏,邓风东,王钊,卓静.
陕西省干旱评价和预警系统[J]
.陕西气象,2004(6):20-22.
被引量:2
4
雷治平,刘引鸽,李录堂.
陕西农业干旱灾害分析评估[J]
.陕西气象,2006(1):27-30.
被引量:11
5
景毅刚,杜继稳,张树誉.
陕西省干旱综合评价预警研究[J]
.灾害学,2006,21(4):46-49.
被引量:18
6
张强,邓振镛,赵映东,乔娟.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08,28(3):1210-1218.
被引量:251
7
蒲金涌,张存杰,赵红岩,姚小英.
干旱对陇东及陇东南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估[J]
.华北农学报,2008,23(B06):163-166.
被引量:16
8
蒲金涌,张存杰.
甘肃省冬小麦水分适应性动态变化分析[J]
.资源科学,2008,30(9):1397-1402.
被引量:11
9
杨小利,姚小英,蒲金涌,马鹏里.
天水市干旱气候变化特征及粮食作物结构调整[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5(3):179-184.
被引量:9
10
卢丽萍,程丛兰,刘伟东,覃志豪.
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
.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1573-1578.
被引量:107
1
李小林,张美珍.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
.农家致富顾问,2016,0(22):62-62.
被引量:8
2
徐乃璋,白婉如.
水旱灾害对我国农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
.灾害学,2002,17(1):91-96.
被引量:16
3
赵家仙.
玉米制种及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5X).
被引量:2
4
马飞.
2003年玉米减产原因及2004年玉米生产对策[J]
.安徽农业,2004(5):27-27.
被引量:1
5
李伟.
目击:灾后重建新农村[J]
.中国农村科技,2008(6):46-47.
6
陈秀杰.
玉米育苗移栽新技术[J]
.新农业,2005(6):17-17.
被引量:3
7
秦华杰,吴长城,樊志民.
明清时期华北棉业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2):304-308.
被引量:2
8
吴有训,程雪生,史建军,盛晓峰,何桂霞,林向彪,杨晓丽,谷经山.
宣城市2006年气候影响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955-3957.
被引量:4
9
杨海枫,杨庆丰.
建立气象灾害评估机制 降低农业经济损失[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7(1):100-100.
被引量:2
10
汪力斌,刘启明,何君.
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对农户的社会经济影响:以沼气生态系统为例[J]
.生态经济,2008,24(12):114-118.
被引量:4
时代经贸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