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听觉叙事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阐扬听觉的艺术价值,针砭文学研究的"失聪"痼疾。由于汉语中缺乏相应的话语工具,有必要创建与"观察"平行的"聆察"概念,引进与"图景"并列的"音景"术语。叙事中的"拟声"或为对原声的模仿,或以声音为"画笔"表达对事件的感觉与印象。视听领域的"通感"可分为"以耳代目"和"听声类形"两类,后者由"听声类声"发展而来——声音之间的类比往往捉襟见肘,一旦将无形的声音事件转变为有形的视觉联想,故事讲述人更有驰骋想象的余地。听觉叙事研究的一项要务是"重听"经典,过去许多人沉湎于图像思维而不自知,"重听"作为一种反弹琵琶的手段,有利于拨正视听失衡导致的"偏食"习惯,让叙事经典散发出久已不闻的听觉芬芳。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0-231,共12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