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1950年代诗歌的文学史经验 被引量:1

Chinese Poetry in the 1950s:Its Experience in Literary Histor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50年代中国大陆新诗的存在,是诗歌以自己的形式去确认"人民"的存在时,力图建立革命诗歌"大一统"王国的政治主导性力量和诗歌自身生发的多元差异性发生纠结、冲突,由此产生诗歌活力和困境的历史呈现。此时期集体性战歌和个人性情感的冲突,政治性颂歌的类宗教倾向和人民群众真情实感的矛盾,另类诗歌的多样性存在及其命运,都反映出1950年代中国大陆新诗生存的限度,既是一个新生的政权雄心勃勃建立一种它所认定的文学和诗歌的模式的"梦想"所开启的新时代,也是五四以来新诗命运的一种流变。它和此时期的台湾、香港诗歌合在一起,构成中国新诗对于"1949"的跨越。 The new poems of China's Mainland in the 1950s constitute an era featuring both the vitality and plight of poems derived from the clash between their attempt to establish the political predomi- nance of revolutionary poetry and the inherent multivariate forces of poem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lash between collective warsongs and individual emotions, the conflict between political carols and the true feelings of the people, the fate of varieties of non-mainstream poems, all reflect the limited range of new poems of China's Mainland in the 1950s. Together with those in Taiwan and Hongkong, they constitu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ew poems over 1949.
作者 黄万华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74-81,共8页 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08JA751024) 国家社科基金(10BZW099)
关键词 中国新诗 1950年代 文学转型 Chinese new poems the 1950s literary transform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6

  • 1林建忠.文学的界定[M]//祁寿华,林建忠.文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 2劳辛.诗的理论与批评[M].上海:正风出版社,1950:97.
  • 3李季.我和三边、玉门[J].文艺报,1959(18):29-30.
  • 4[1]王亚平.人民的勋章[N].新华日报,1945-09-10.
  • 5谢冕.导言为了一个梦想[M]//谢冕.中国新诗总系(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38.
  • 6周钢鸣.聂绀弩传[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2.
  • 7聂绀弩.一九四九年在中国[J].大众文艺丛刊,1949(6):121-123.
  • 8石方禹.和平的最强音[J].人民文学,1950(1):9-16.
  • 9郭小惠.检讨书——诗人郭小川在政治运动中的另类文字[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328.
  • 10贺敬之.关于民歌和“开一代诗风”[J].处女地,1978(7):29-33.

二级参考文献41

  • 1张堃专访纪弦-《从"横的移植"谈起》[J].创世纪,2000.
  • 2覃子豪.《论象征派与中国新诗》[J].自由青年,1959.
  • 3王岩.《谈民族新诗》[J].创世纪,1955.
  • 4洛夫.《中国现代诗的成长》,《中国现代文学大系·诗序》,台北:巨人出版社,1972年,第3页.
  • 5本社.《诗人的宣言》[J].创世纪,1955.
  • 6本社.《请为中国诗坛保留一份纯净》[J].创世纪,1974.
  • 7痖弦.《诗人手札》[J].创世纪,1960.
  • 8罗门.《时空的回声》,台北:德华出版社,1981年,第17页.
  • 9林耀德.《罗门论》,台北:台湾师大书苑,1993年,第64页.
  • 10简政珍.《创造性的理论》,《创世纪40年评论选》,台北:创世纪诗社,1994年,第3页.

共引文献15

同被引文献53

  • 1唐湜:《辛笛的(手掌集)》,《新意度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第25页.
  • 2沈从文.《新废邮存底三二四》,《益世报·文学周刊》,1947年10月25日.
  • 3沈从文.《谈新诗五个阶段》,《沈从文全集》第17卷,第456页.
  • 4袁可嘉.《"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7月6日.
  • 5袁可嘉.诗的新方向.新路周刊,1948,(1).
  • 6[美国]林建忠《文学的界定》,祈寿华、林建忠主编《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文学》,第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 7艾青《黎明的通知》,收入艾青《黎明的通知》,上海文化供应社1948年版.
  • 8吴晓东《中国新诗总系1937-1949·导言战争年代的诗艺历程》,第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 9唐湜《诗的"新生代"》,《诗创造》第8辑.
  • 10《诗创造·编余小记》第1辑(1947年11月).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