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儒家视域下的“修道”与“成人”及其社会政治效应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儒家的道包含着天道与人道两向度。天道至诚不息,生生不已,其特点在于化生万物的"仁";人道则是把人之本性持守地践行在现世中,也即以三纲五常的天地正理来合理调节人情,使其发而中节,发显出至善本性,开拓出内圣外王。人道推广而上达至天道,而修道的过程恰恰是"成人"的过程,也即成就内在道德本性的过程。"成人"对于君主而言是"成圣",对于百姓而言则是"君子",因此显示出两个不同维度,但是总体来说都是对个体的修炼。这种修炼的理想是社会大同的实现。这种思路注重社会整体的自我内在超越和提升,因此有着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
作者 石敏杰
出处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2期49-52,共4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Jinan Municipal Committe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系辞下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00.
  • 2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系辞上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81.
  •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阳货[M].中华书局,1982.168.
  • 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M].中华书局,1982.168.
  •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离娄下[M].中华书局,1982.168.
  • 6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M].中华书局,1982.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