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非虚构”叙事的文学伦理及限度 被引量:2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类型化文体谱系概念,非虚构性无疑是非虚构文学的基本特性。但从哲学、美学乃至文艺学立场观察",非虚构"作为文学叙事策略,与通常所说的文学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间性特征和互文效应,这保证了非虚构叙事文学伦理上的合法性。迎着扑面而来的全球性非虚构写作浪潮,清醒认识非虚构原则在文类生成过程中的伦理依据及其限度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非虚构文类既有认知的理论矫正,不仅有利于厘清长期困扰我们的混乱思维,而且有望解放非虚构文学创作的生产力,进而创新并优化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生态。
作者 龚举善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53,共11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4

  • 1吕新雨.当代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运动[J].读书,1999,0(5):3-9. 被引量:11
  • 2格非.《塞壬的歌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78页.
  • 3李敬泽.《报告文学在遗忘中老去并且枯竭》[J].文学自由谈,2003,(5).
  • 4[美]谢丽尔·吉尔斯,汤姆·瓦霍沃.《新闻采写教程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姚清江,刘肇熙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46页.
  • 5[美]巴巴拉·W·塔奇曼.《八月炮火》,万里新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页,第5页.
  • 6[美]理查德·普莱斯顿.《高危地带》,吴飞,高红梅译,重庆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1页.
  • 7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8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62.
  • 9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北京:北平人文书店,1934..
  • 10特里@伊格尔顿 刘峰 译.文学原理引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26

同被引文献128

引证文献2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