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乌龙茶茶树品种制作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适制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新选育的乌龙茶品种适制武夷山小种红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些乌龙茶品种制作武夷山小种红茶——金骏眉、银骏眉、小乌龙、大赤干、小赤干等,可以提高武夷山小种红茶品质,其特有的浓郁花香小种红茶,是使用阿萨姆变种(武夷菜茶)制作红茶无法比拟的。
作者
尤良标
机构地区
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办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8期281-281,共1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乌龙茶茶树品种
小种红茶
武夷山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1
张杰,朱先明,杨伟丽,何文斌,童小麟,廖利民.
湖南茶树品种的乌龙茶适制性研究[J]
.茶叶通讯,1992(3):2-7.
被引量:9
2
林学茂,卢明基.
金观音等乌龙茶茶树新品种工夫红茶适制性研究[J]
.茶叶通讯,2012,39(4):22-24.
被引量:15
3
曹贞红.
不同茶树品种适制性研究[J]
.茶叶通讯,1997,24(1):32-34.
被引量:3
4
李家光.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品种、生态环境与成茶品质.福建茶叶,1986,:7-9.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曹贞红,袁通政,廖汉昌,彭文斌,王融初,万建华.
茶树良种引种观察筛选与繁殖推广——郴县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经验之二[J]
.茶叶通讯,1994(4):25-27.
被引量:1
2
李家光.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品种、生态环境与成茶品质[J]福建茶叶,1986(03).
3
余文权,薛凤仁.
福建红茶发展态势与展望[J]
.福建茶叶,2009,32(3):23-26.
被引量:7
4
陈荣冰.
福建红茶的发展历程及其品质特征[J]
.福建茶叶,2010,33(3):14-16.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6
1
唐颢,唐劲驰,李家贤.
乌龙茶品质成因的生理生化因子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5,28(3):14-16.
被引量:15
2
叶乃兴.
乌龙茶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品种创新[J]
.福建茶叶,2006,29(3):2-4.
被引量:20
3
叶靖平,贺汤强,姜明国.
凌云白毫茶树品种为原料制作六堡茶(黑茶)工艺[J]
.中国茶叶,2010,32(8):22-23.
被引量:8
4
陈林,陈键,张应根,邬龄盛,王振康,尤志明.
清香型乌龙茶品质形成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J]
.福建农业学报,2012,27(8):857-862.
被引量:12
5
潘一斌,孙云.
花果香型工夫红茶品质形成的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技术,2014(1):1-6.
被引量:14
6
Tran Xuan Hoang,Dang Van Thu,Do Van Ngoc,Le Tat Khuong,王明乐,黎星辉.
越南茶树新品种叶片解剖结构特点研究[J]
.福建茶叶,2014,36(6):26-29.
被引量:1
7
邓丽洪,杨春,庞月兰,郭春雨,林国轩.
三个茶树品种在桂北地区的适制性初探[J]
.现代园艺,2015,38(5):15-16.
被引量:3
8
李秀峰,李云,李佼,王思梅,席彦军.
陕西乌龙茶工艺优化试验及品质分析[J]
.茶叶通讯,2015,42(2):22-28.
被引量:1
9
俞露婷,袁海波,王伟伟,滑金杰,尹军峰,江用文.
红茶发酵过程生理生化变化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2):263-269.
被引量:30
10
王自琴,唐茜,陈玖琳,郭湘,许燕.
四川引进茶树品种茗科1号、铁观音、黄棪的红茶适制性与香气成分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41(9):192-197.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76
1
吕海鹏,林智,钟秋生,王力.
普洱茶E8组分的化学成分研究[J]
.茶叶科学,2010,30(6):423-428.
被引量:9
2
竹尾忠一,游小清,王华夫,衣笠仁,李名君,程启坤,王海思.
中国茶树的起源与分布——根据茶叶香气组分中萜烯指数化学分类所作的推论(英文)[J]
.茶叶科学,1992,12(2):81-86.
被引量:21
3
曾晓雄,罗泽民.
酶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
.食品工业科技,1993,14(5):24-27.
被引量:39
4
宁海龙,姜振峰,张淑珍,李文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课程的教学手段[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95-97.
被引量:12
5
包先进,唐晓峰,陈宗道,蔡小玲.
纤维素酶提高砖茶品质的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7(6):541-544.
被引量:14
6
唐颢,唐劲驰,李家贤.
乌龙茶品质成因的生理生化因子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5,28(3):14-16.
被引量:15
7
刘仲华,黄建安.
添加剂对红茶发酵与品质的影响[J]
.福建茶叶,1989(4):31-36.
被引量:8
8
苗爱清,舒爱民,胡海涛,伍锡岳,庞式.
乌龙红碎茶香气组成研究[J]
.中国茶叶,2006,28(1):18-19.
被引量:4
9
黎健龙,唐颢,唐劲驰,陈海强.
黄金桂品种加工乌龙红条茶试验初报[J]
.中国茶叶加工,2007(4):20-21.
被引量:4
10
刘玉芳,杨春,林朝赐,张文文,谭少波.
发酵时间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J]
.福建茶叶,2008,31(2):21-22.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5
1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陈志辉,游小妹,单睿阳.
春闺品种花香红茶发酵过程中生化成分的变化研究[J]
.茶叶学报,2016,27(2):85-91.
被引量:5
2
崔宏春,黄海涛,张建勇,敖存,郭敏明,余继忠,毛宇骁,郑旭霞.
中小叶种高多酚茶树品系(品种)红茶适制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158-162.
被引量:4
3
张奇,叶江华,涂良剑.
地方应用型高校《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
.高教学刊,2020(26):111-113.
被引量:3
4
林剑峰,白建阳,吴理文,张海华.
外源酶对夏秋红茶主要品质成分影响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20(3):51-57.
被引量:12
5
徐鵾鸬,曹士先,段联勃,顾蓉,李娟,余顺甜,蔡小勇,晁倩林.
武夷名丛‘白鸡冠’适制性研究[J]
.茶叶学报,2021,62(2):85-8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王兴云,张新强,周亚丽,王景顺,张坤朋.
以学生深度参与为导向的田间试验与统计课程探索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22(17):149-152.
2
赵霞,赵林,朱玉敏,戴海芳,龚月桦.
新农科背景下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42-44.
被引量:3
3
曹冰冰,杨亚,周小露,傅冬和.
用铁香茶树鲜叶加工高茶黄素花香红茶的工艺[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4(2):162-166.
被引量:8
4
胡俐泉,张欢,沈程文.
3个茶树品种“湖红”工夫红茶适制性比较研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10(13):4199-4204.
被引量:4
5
马梦君,程繁杨,郭志明,余子铭,程长松,涂修亮,柯金贤.
鄂茶1号工夫红茶适制性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2):110-113.
被引量:3
6
黄磊,夏小欢,付杰.
不同萎凋程度对绍兴红茶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8):177-179.
被引量:7
7
钟秋生,李鑫磊,林郑和,单睿阳,陈志辉,游小妹,陈常颂.
‘春闺’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J]
.茶业通报,2021,43(1):21-31.
被引量:8
8
常秋,熊仕俊,张清禹,邓莲芳.
外源酶处理对提高贵州黑茶风味的工艺研究及感官评价[J]
.福建茶叶,2021,43(4):18-20.
被引量:2
9
李杰,刘新浩,李跃伟,张艳玲,孙君艳.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河南农业,2021(21):28-29.
被引量:1
10
缪凤,王俊懿,朱海燕.
外源纤维素酶对江华苦茶红茶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21,42(17):38-46.
被引量:8
1
侯冬岩,回瑞华,李铁纯,武晓英,吴寒.
正山小种红茶骏眉系列的香气成分研究[J]
.食品科学,2011,32(22):285-287.
被引量:22
2
袁茵.
“金骏眉”热的冷思考——访福建省正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元勋[J]
.茶叶世界,2009(10):18-18.
3
吴巩志.
中国红茶“西游记”[J]
.福建茶叶,2005,28(2):48-48.
4
高健.
小种红茶加工工艺[J]
.农村新技术(加工版),2010(12):63-64.
被引量:1
5
余宗宝,方云龙,金文莲(通讯员).
满城金骏眉[J]
.农产品市场,2009(35):36-39.
6
杨青.
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的有机栽培[J]
.福建农业科技,2004,35(3):30-31.
被引量:1
7
邹新球.
从《多能鄙事》的释义论红茶的起源[J]
.福建茶叶,2007,30(2):37-38.
被引量:3
8
池田奈实子.
茶树品种通过酸解生成的香气成分[J]
.茶叶科学技术,1993,0(2):38-39.
9
郑思芳.
调整茶树品种结构 推进古田县茶产业发展[J]
.福建茶叶,2014,36(4):51-52.
被引量:1
10
罗学平,李丽霞,赵先明,邹瑶.
宜宾茶区近年引种茶树的红茶适制性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18):4722-4725.
被引量:6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