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浅探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文章立足试点高校实际,以提高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为背景,就厘清培养区别,找准职能定位;完善师资建设,创新考核机制;培养有序衔接,突出项目引导等方面探索三大职能协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作者
杨志超
葛乐
夏友桦
章心因
机构地区
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4-115,共2页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教学
科研
服务社会
毕业设计
分类号
C643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3
1
邹碧金,陈子辰.
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J]
.高等教育研究,2000,21(5):49-52.
被引量:63
2
袁希钢.
尽快确立高校教师“学术休假”制度[J]
.教育与职业,2011(7):9-9.
被引量:6
3
袁广林.
大学职能的界说依据[J]
.现代教育管理,2010(5):8-11.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朱国仁.
论高等学校职能的限度[J]
.教育研究,1999,20(1):41-48.
被引量:12
2
薛澜,赵纯均,赵劲松.
适应改革开放需要 发展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生教育[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3):63-65.
被引量:6
3
周远清.
把握方向 保证质量 做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2):3-5.
被引量:18
4
海江波,王跃进.
设置农科专业学位培养社会需要的推广型人才[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1):65-67.
被引量:1
5
李军,黄宝印.
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 大力发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4):61-63.
被引量:4
6
夏书章.
设置公共行政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议[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4):68-68.
被引量:3
7
张善明.
教师法与教育学专业学位[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5):50-51.
被引量:2
8
孟汇丽.
积极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7(1):11-12.
被引量:1
9
薛秀珍.
高等学校“第四职能”述评[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3):104-108.
被引量:14
10
姜文敏.哈佛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5.
共引文献
76
1
董丽敏,吴莉玲.
浅析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J]
.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31(3):23-27.
被引量:9
2
解德渤.
大学“第四职能”的生发逻辑与结构分析——大学组织特性的视角[J]
.教育学术月刊,2014(3):101-107.
被引量:1
3
徐跃权,刘春丽,杨沛超,贾晓彦,孔庆杰.
关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22(3):66-69.
被引量:14
4
翟亚军,王战军.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23-27.
被引量:134
5
刘会胜,岳志伟,余伯阳.
专业学位发展根源与动因探析[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127-129.
被引量:20
6
邓玲玲,徐建军.
论职业素质要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0):47-50.
被引量:13
7
周钧,朱旭东.
我国教师教育学位制度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5):28-31.
被引量:3
8
季峰,李燕荣.
新疆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104-108.
被引量:4
9
黎胜禄.
我国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的管理[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224-226.
10
王莹,朱方长.
我国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2):100-102.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40
1
胡乃永.
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探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3):250-252.
被引量:5
2
陈庆云.
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
.中国行政管理,2000(7):14-17.
被引量:52
3
邓光平.
英国专业博士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1):24-28.
被引量:16
4
党传升,罗梅娟,吕廷杰.
构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71-74.
被引量:30
5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
6
研究生专业学位总体设计研究课题组.开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研究生专业学位总体设计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
左成,黄文仁,刘磊,孙永生.
闽台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比较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2):102-107.
被引量:2
8
郑冬梅.
产学研相结合 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6):46-47.
被引量:87
9
李颖.
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3):107-109.
被引量:17
10
毕睿华,刘海涛,李军.
基于CDIO模式下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的探讨[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65-6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1
1
张一璇.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浅析[J]
.当代经济,2013,30(17):104-105.
被引量:3
2
夏友桦,葛乐,杨志超,毕睿华,徐懂理.
应用技术型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体系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4(6):84-85.
3
倪瑛.
浅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4(32):184-185.
被引量:4
4
张翔.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论分析与探索[J]
.江苏高教,2014(6):107-109.
被引量:7
5
韩笑,杨志超.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模式的探讨[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1):58-60.
被引量:2
6
石晶,单鹏,王天利.
汽车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应用培养模式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132-134.
7
李永忠,胡思琪.
公管类研究生培养的调查与研究——以福州地区为例[J]
.高教探索,2016(1):99-102.
8
石晶,单鹏,王天利.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95-97.
被引量:3
9
付晓兰,江青艳,张海平,孙宝丽,郑恩琴,魏蒨,谢青梅.
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1345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5):264-267.
被引量:5
10
盛潇洁.
研究生教育改革中专业学位问题浅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0(22):31-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张凯秀,张丹,张来玮,姜婧晨,王美娟,郝喜燕,孙建梅,闫鹏慧,王雪梅.
基于胜任力对核医学护理专硕临床教学的思考及改革探索[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0,42(S02):164-166.
被引量:1
2
王媛媛.
浅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4):162-162.
被引量:4
3
张辰.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发展的思考——基于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视角[J]
.改革与开放,2015(22):99-100.
4
戴启洲,陈建孟.
新形势下环境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效率提升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4):443-446.
被引量:1
5
李昂.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5):71-74.
被引量:5
6
周德红,李文,冯豪,王浩然.
全日制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山东化工,2016,45(9):117-118.
被引量:3
7
孙天昊,何中市,伍星,马前,周明强,刘慧君.
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5):219-221.
被引量:9
8
王松波,朱晓彤,王丽娜,付晓兰,谢青梅,江青艳,束刚.
浅谈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中校外导师的作用[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8):240-242.
被引量:1
9
张春红,郑煜炎,魏宝东,史琳.
食品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6):88-90.
被引量:3
10
刘进兵,王瑶琼,赵良忠.
食品安全方向专业硕士“四螺旋”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
.海峡科学,2016,0(10):75-77.
被引量:1
1
邹尚智.
高校公共关系工作之我见[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1999,0(3):35-37.
2
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4,30(1):52-56.
3
杨宏,姜广伦,李铁虎,王美贤.
积极探索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2):67-70.
被引量:2
4
李冬汉.
从“突击”到“经常” 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2):36-36.
5
张楠倩.
需求为先,实效为本,提高企业员工培训积极性[J]
.大观周刊,2012(41):129-129.
6
焦乃乾.
包头:社会工作发展正发力[J]
.中国社会工作,2015,0(12):11-11.
被引量:1
7
银川“准备之冬”变“猫冬”为“冬忙”[J]
.领导决策信息,2016(45):14-14.
8
谢国华.
执政能力建设与高校发展[J]
.领导科学论坛,2005(3):32-35.
9
易正春,赵宏宇,黄静.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行政管理学硕士专业改革断想[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3,16(2):62-63.
10
李子恒.
高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研究[J]
.祖国,2016,0(23):249-249.
江苏高教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