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造及属性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属于司法领域的国家补偿,是一种具有刑事法色彩的新型社会法制度,具有社会法的属性。对其构造及属性的探究对于我国相关立法及目前的探索性实践大有禅益。
作者
董文蕙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96,共4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
被害人可归责事由
妥当性考量
分类号
D922.1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88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6
1
黄富源,张平吾.被害者学新论[M].台北:台湾铭传大学出版社,2008:114.
2
司坡森.论国家补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3
大谷实,黎宏.
犯罪被害人及其补偿[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2):120-124.
被引量:108
4
郑尚元.
社会法的存在与社会法理论探索[J]
.法律科学,2003,21(3):40-48.
被引量:72
5
许启义.犯罪被害人保护法之实用权益[M].台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2001:30.
6
汪全胜,陈光.
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1):39-44.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陈水秘.
政府回应的理论分析及启迪[J]
.地方政府管理,2000(11):2-5.
被引量:34
2
何祖坤.
关注政府回应[J]
.中国行政管理,2000(7):7-8.
被引量:132
3
戚攻.
社会转型·社会治理·社会回应机制链[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6):109-114.
被引量:23
4
李建,张威,王文珍.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立法后评估报告[J]
.中国劳动,2007(5):6-9.
被引量:12
5
[美]西奥多·H·波伊斯特.公共与非营利组织绩效考评[M].肖鸣政等译,肖鸣政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6
[美]詹姆斯·W·费斯勒,唐纳德·F·凯特尔.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
W.G. runciman. Ra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Justice. Penguin, 1972 P. 316.
8
[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
[美]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10
大谷实著.《刑事政策讲义》(第4版)第2编,第5章,第5节.
共引文献
188
1
方明,李戬.
检察工作视野中的刑事被害人补偿问题研究[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2):9-12.
2
吴大华,罗鹰.
论刑事被害人补偿——以刑法人权保障机能为视角[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2):13-16.
3
郭建安.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1):60-69.
被引量:31
4
朱海波.
论社会法的界定[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5):33-37.
被引量:3
5
龚晓洁,杜以芬.
试论社会法对实现社会公正的意义[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5):42-44.
6
程亚丽.
经济法与社会法关系之探讨[J]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2):16-18.
被引量:2
7
王永兵,李鹏.
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价值及本土建构[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45-47.
被引量:3
8
王弘宁.
日本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及其对我国的立法启示[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1):182-185.
被引量:5
9
王兆刚.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变动的边界[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07,8(2):53-55.
10
许金荣,贾国发.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成本与收益分析[J]
.净月学刊,2013(3):94-96.
同被引文献
27
1
韩成军.
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与检察权的配置[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5):155-160.
被引量:5
2
彭长江.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建设问题探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S1):213-213.
被引量:1
3
黄富源,张平吾.被害者学新论[M].台北:台湾铭传大学出版社,2008:114.
4
杨树明.彰显人文关怀化解社会矛盾--最高人民法院推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改革综述[N].人民法院报,2012-06-11.
5
郝建业,陈城.国家补偿,离被害人有多远?[J].大地,2008(15).
6
冯景合:《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原则研究》,《规范执法:检察权的独立行使与制约》,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7
徐阳.
刑事和解中权力过度推进之危害及其防范——被害人保障维度的考量[J]
.法学评论,2009,27(6):131-136.
被引量:15
8
汪厚冬.
实践VS理论:《无锡市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条例》——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济制度之路径选择[J]
.研究生法学,2009,24(5):130-138.
被引量:3
9
邓思清.
论我国检察委员会制度改革[J]
.法学,2010(1):142-152.
被引量:24
10
黄海,梁晓淮.
论检察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及其改革完善[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1):135-14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4
1
吴春雷,刘颖.
刑事被害人救助地方立法之比较——兼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建立[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8-82.
被引量:1
2
章群.
试析我国检察机关办案机制改革的方向与路径[J]
.河南社会科学,2014,22(8):40-45.
被引量:2
3
杭丽.
论完善和解公诉程序对被害人民事权益的保护[J]
.法制与经济,2014,23(20):51-53.
被引量:1
4
李青春.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构建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6,31(3):36-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何亮,张磊.
检察案件系统化管理推进被害人权益保障研究——以《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尊重和保障人权”为视角的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个案为例[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5,15(1):48-53.
被引量:1
2
原立荣.
刑事速裁程序实证研究——以C市J区为分析样本[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7-73.
被引量:10
3
苏志强.
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委员会职能定位的一个方向性探讨[J]
.甘肃社会科学,2017(2):143-147.
被引量:3
4
肖姗姗.
我国未成年人被害救助机制的合理构建[J]
.时代法学,2019,17(2):45-57.
被引量:10
5
苏志强.
司法责任制改革背景下检察官与检委会关系定位探讨[J]
.司法改革论评,2018,0(1):207-218.
1
董文蕙.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排除和限制条件[J]
.广西社会科学,2012(2):90-94.
被引量:1
2
金成波.
内部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的妥当性考量[J]
.法治研究,2013(11):72-78.
被引量:7
贵州社会科学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