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备课伊始就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各方面着手考虑,在教学时将这些内容逐一灌输给学生,却没有考虑学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这种灌输的效果往往不理想,表现在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大大削弱,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从现实情况来看,教师的引导越具体,学生最终的习作越接近教师的心理预期。因为向师性对绝大多数学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这样的引导无疑是不可取的。根据小学生习作的规律,即语言的“吸收、理解、输出”,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小学生的习作教学进行“切割”——实现“点”的突破,“线”的牵引,“面”的拓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