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化背后的乡愁、乡恋和乡建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乡愁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作为一种隐隐约约的恐I具感,它在今日每个人的心性里蔓延,也在这个国家的当代民族心性里蔓延“难忘日间禾苗香,最忆夜半月如霜。斜晖脉脉千村照,黄水悠悠万里长。念少时,想亲娘,此心安处是吾乡。摩登无形浓浓色,乡建有功淡淡光。”这首描述当代青年志愿者在黄河流域开展了10年乡建运动的小诗,
作者
何慧丽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大学
出处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4-65,共2页
People's Tribune
关键词
乡愁
现代化
青年志愿者
黄河流域
个人
民族
心性
当代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7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187
1
谢建华,陈佑松,白浩,黎明,万玛才旦.
万玛才旦:作者电影、作家电影与民族电影的多维实践者[J]
.艺术广角,2020(1):4-13.
被引量:10
2
徐国宝.
藏文化的特点及其所蕴涵的中华母文化的共性[J]
.中国藏学,2002(3):126-144.
被引量:17
3
宋涛.
文化乡愁的断裂与重构[J]
.山东社会科学,2012(S1):26-28.
被引量:4
4
王宁.
旅游、现代性与“好恶交织”——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
.社会学研究,1999(6):93-102.
被引量:185
5
陶东风.
全球化、文化认同与后殖民批评[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50(6):50-53.
被引量:14
6
滕星.
民族教育概念新析[J]
.民族研究,1998(2):23-30.
被引量:72
7
李杭育.
“文化”的尴尬[J]
.文学评论,1986(2):50-54.
被引量:39
8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文学评论,1985(5):3-14.
被引量:450
9
刘再复.
论文学的主体性[J]
.文学评论,1985(6):11-26.
被引量:382
10
王东明.
关于文学的当代性的思考[J]
.文学评论,1984(1):119-12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3
1
赵婉彤.
认同·超验·救赎——万玛才旦小说情感空间的建构与藏地文学的群体“共构”[J]
.阿来研究,2024(2):224-233.
2
方菲,白蕊萍.
农耕文化融入涉农高校劳动教育的思考——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2022(6):60-66.
被引量:2
3
何慧丽.
当代乡村复兴的主体性问题[J]
.绿叶,2014(8):22-28.
被引量:5
4
何慧丽,曲英杰.
发展型压迫与家国理性:新时期返乡的痛与力[J]
.中国图书评论,2015,38(5):29-35.
被引量:2
5
肖周艳,林志强,廖丽萍,丘琳.
生态综合示范村乡愁理念的实现途径——以南宁市锦江村根竹坡为例[J]
.规划师,2016,32(B09):42-45.
被引量:2
6
禹建湘,李伊湄.
中国现代化语境下文学乡愁的意义承载[J]
.湖南社会科学,2019,0(5):146-151.
被引量:3
7
赵婉彤.
民族理性与本土文学的世界性——以路遥文学的海外传播为例[J]
.小说评论,2021(3):166-172.
被引量:4
8
王怡涵,何得桂.
在乡村振兴中“留住乡愁”:价值、困境与路径[J]
.理论月刊,2022(10):56-64.
被引量:12
9
徐赣丽,朱俊波.
乡村智慧的旅游利用与乡村振兴[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0(6):104-114.
被引量:8
10
梁君健,王静.
节日影像与当代中国视听形象的建构[J]
.文化遗产,2024(1):105-1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张定青,任思宇.
中国当下乡村复兴研究进展[J]
.建筑与文化,2019(1):68-70.
被引量:4
2
张天泽,张京祥.
乡村增长主义:基于“乡村工业化”与“淘宝村”的比较与反思[J]
.城市发展研究,2018,25(6):112-119.
被引量:18
3
郭力,黄紫钰.
主体性视角下老年志愿者协会参与村庄治理研究——以安徽省柘皋镇X社区为例[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5):175-178.
被引量:1
4
程惠珊,尤达,李霄鹤,兰思仁.
寄托乡愁的乡村微景观设计与实践研究——以晋江市苏垵村黑茶古窑景观为例[J]
.绿色科技,2019,0(15):5-9.
被引量:4
5
林杨杰,唐红,杨恩义,徐海燕.
基于乡愁记忆的特色小镇规划研究——以兰州市安宁堡桃花小镇为例[J]
.园林,2021,38(6):46-53.
被引量:2
6
吕宾.
文化自信视角下乡村文化振兴:实践困境与应对策略[J]
.湖湘论坛,2021,34(4):71-84.
被引量:56
7
孙昕妍.
乡村妇女主体性发展现状与实践探究——基于广东省始兴县绿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个案研究[J]
.特区经济,2021(8):102-105.
被引量:1
8
张艺英,宋健.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与区域发展[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1):119-133.
被引量:4
9
苏志豪,何慧丽.
乡村建设背景下新乡贤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研究——以闽南三村为例[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2-84.
被引量:11
10
何得桂,王怡涵.
治理能力生产: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基于“书记民情三本账”制度的分析[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23,25(1):22-31.
被引量:8
1
张磊.
写给母亲的诗[J]
.初中生学习指导(七年级博览版),2010(5):33-33.
2
宋姣姣,鹿广萍.
妈妈的爱[J]
.新语文学习(小学作文版),2010(1):47-47.
3
陈嫣然.
雨来了[J]
.少男少女,2010(7):12-12.
4
毕淑敏.
柔和[J]
.老年世界,2010(6):28-28.
5
饶晖.
母亲的午休[J]
.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2014(3):51-52.
6
郭秀玲.
母亲[J]
.诗刊,2016,0(14):74-74.
7
与善良相约[J]
.同学少年,2013(2):23-23.
8
曾晓鹰.
浪淘沙·中国梦[J]
.晚晴,2017,0(4):68-68.
9
彭福荣.
试论民俗变迁的条件——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黄水居委会青杠坪组民俗考察为中心[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1):148-153.
10
张庆.
做贫下中农的小学生[J]
.学术研究,1966(2):100-102.
人民论坛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