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茶叶》
2000年第5期6-7,共2页
China Tea
同被引文献12
-
1王家莉.山东茶叶有待推进产业化发展[J].科技信息(山东),2005(9):30-32. 被引量:1
-
2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
3元·脱脱等撰.《金史》第一册,第165页,第278页,第280页.
-
4元·脱脱等撰.《金史》第七册,第2191-2192页.
-
5元·脱脱等撰.《金史》第二册,第365页.
-
6吴觉农.茶经述评[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
7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华茶叶五千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
8陈祖椝,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
9蒋跃林,李倬.我国茶树栽培界限的气候划分[J].生态农业研究,2000,8(1):87-90. 被引量:17
-
10刘尚荣.荟萃茶文化的精品辞书——《中国茶叶大辞典》述评[J].农业考古,2001(2):57-5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5
-
1韩同春.北方茶事——“南茶北引”工程与山东茶的种植和发展[J].农业考古,2013(2):283-287. 被引量:9
-
2江勇晨.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茶香园规划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11(7):29-32.
-
3汪琦,赵贵福,张续周,赵磊,夏涛,张新富.4个茶树品种与季节对绿茶香气成分特征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6,37(20):102-107. 被引量:30
-
4汤锐.1966~1978年我国“南茶北引”工作推展述论——以山东省日照县为例[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8,25(1):50-60. 被引量:3
-
5孙海伟,肖文敏,吴焕焕.泰山茶的栽培历史与发展现状[J].农业考古,2023(2):137-142. 被引量:2
-
1毛启文,周富裕.争项目 扩基地 建品牌——雷山县2010年茶产业发展回顾[J].贵州茶叶,2011,39(1):40-41. 被引量:2
-
2王吉.约翰·迪尔摘棉机的发展回顾[J].农业机械,2000(8):30-31.
-
3周宗鑫,Jung-Bin Chen.台湾蔗田间作制发展回顾[J].台湾农业情况,1992(1):43-44.
-
4曹爱国,张稳.浅谈茶树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58-60. 被引量:4
-
5张青冬.有机茶树栽培技术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5):286-286. 被引量:3
-
6杨茜.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回顾[J].农业工程,2012,2(11):1-2. 被引量:2
-
7张新泉.安溪铁观音茶树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4):41-41. 被引量:3
-
8《四川农机》发展回顾[J].四川农机,2007(6):4-5.
-
9孙世科,马承新.山东省“七五”农用排灌机械发展回顾[J].排灌机械,1991,9(4):40-42.
-
10谭华,郑德波,吴永升,陈国品,黄爱花,黄开健.优质蛋白玉米发展回顾与前景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211-21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