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夏玉米1穴3株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夏玉米1穴3株高产栽培模式,是一项集品种选用、种子处理、配方施肥、机械精播、激素化控于一体的集成实用技术。该项技术充分利用玉米的群体优势,改变传统的宽窄行单株种植模式,能确保较好的通风透光和授粉条件,还能增强茎秆强度,增加次生根数量,进而增强植株抗根倒、茎倒的能力,真正达到了超高产,是现阶段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
作者
杨东学
王少杰
高会杰
宁国安
机构地区
陕西省韩城市农技推广站
韩城市种子管理站
出处
《中国种业》
2013年第5期79-80,共2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夏玉米
高产栽培模式
茎秆强度
品种选用
种子处理
配方施肥
实用技术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9
1
季若庸.
玉米收获机与玉米行距的关系[J]
.农业机械,2007(08B):97-98.
被引量:6
2
李升东,王法宏,司纪升,孔令安,冯波,张宾.
垄作栽培条件下小麦群体特征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8,28(4):638-643.
被引量:4
3
高传昌,李兴敏,汪顺生.
垄作小麦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试验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11,30(4):10-12.
被引量:19
4
赵久然,王荣焕.
30年来我国玉米主要栽培技术发展[J]
.玉米科学,2012,20(1):146-152.
被引量:68
5
张文彦,李小强,田庄志,付军侠.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
.陕西农业科学,2012,58(4):254-256.
被引量:8
6
张胜爱,郝秀钗,王志辉,崔爱珍,陈素英.
夏玉米行距与株距交互作用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1):51-56.
被引量:16
7
刘世明,刘师敏.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玉米品种比较试验——以宁夏隆德县海拔1700m地区为例[J]
.宁夏农林科技,2013,54(9):33-34.
被引量:1
8
章建新,赵明,图尔贡,卡地尔亚.
南疆灌区冬小麦/夏玉米改良模式增产潜力与机理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6):15-21.
被引量:1
9
高传昌,史尚,王兴,汪顺生,刘慧,孟鹏涛.
小麦、玉米一体化垄作沟灌对冬小麦生长特性的影响[J]
.节水灌溉,2014(3):16-19.
被引量:3
10
张喜久.
浅谈垄作耕法技术特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255-25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姚文燕,刁培松,张银平,陈美舟,李晓冉,王博.
两熟区小麦玉米种植模式对机械化作业的影响[J]
.农机化研究,2021,43(4):255-262.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文龙.
山东小麦玉米机械化种植模式[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1(2):20-20.
2
刘英楠,衣淑娟,李衣菲,陶桂香,毛欣,张东明.
玉米气吸式精密排种器试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21,43(10):172-177.
被引量:5
3
刁培松,赵殿报,姚文燕,逄焕晓,王文君,姜超.
玉米播种机滴灌带浅埋铺设装置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2):88-97.
被引量:4
4
单世领.
山东省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高产可持续性分析[J]
.智慧农业导刊,2022,2(14):19-21.
被引量:1
5
王金宝.
浅谈小麦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2023,41(2):66-68.
被引量:1
6
常佳悦,马小龙,吴故燃,李广毅,李建明.
基质栽培下行距和灌水量对塑料大棚番茄光能和水分利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1(3):111-120.
被引量:3
7
赵培民.
小麦玉米轮作机械化技术应用[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3):42-43.
被引量:1
8
张尊福.
小麦玉米轮作机械化技术应用[J]
.中国农机装备,2024(6):81-83.
9
徐红艳.
机械作业对济宁市小麦病虫害传播的影响及控制对策分析[J]
.农业机械,2024(8):89-91.
被引量:1
1
周德甫,闫炳香.
冬小麦机械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J]
.新疆农机化,1994(3):2-2.
2
刘兴弘.
浅析精量播种对北方玉米生产的技术要求[J]
.农民致富之友,2014(6):151-151.
被引量:1
3
路君红.
玉米一埯多株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科技,2013(1):9-10.
被引量:1
4
洪立华,李冬梅,刘凤成,赵清水.
推广机械精播的可行性[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2):46-46.
5
洪立华,赵清水,刘凤成,李冬梅,史宇.
机械精播的田间效果[J]
.农村牧区机械化,2009(2):32-33.
6
于海涛,金长平.
机械精播和深施化肥前景的探讨[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3):123-124.
7
程灿,张琦,周继华,牛付安,储黄伟,罗忠永,曹黎明,袁勤,顾永平.
父母本行比及母本株距对杂交粳稻花优14母本机插制种产量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16,31(3):30-31.
被引量:1
8
毕文发,王玉良,孔祥军,李春林,谢寅忠.
太平湖分场机械精播玉米经验[J]
.现代化农业,1998(5):5-5.
9
刘培靖.
黑龙江大豆春播技术[J]
.养殖技术顾问,2013(1):205-205.
10
王洪刚,孔令让,李平路,亓增军,刘树兵,孔凡晶,朱军.
中间偃麦草与小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性状特点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9,25(3):373-380.
被引量:25
中国种业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