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中国美学发展进程中的三个“反作用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美学的特定语境当中,在"审美泛化"的影响下,存在三对重要的概念:一是"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二是"审美"与"审丑",三是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每一对概念中的两个部分都是辩证统一的。其中,"审美日常生活化"、"审丑"以及"传统文化"在美学的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是中国美学发展中的三个"反作用力",三者在美学与艺术的发展当中都有相似的重要作用:它们能够使审美主体获得警醒、回归理性、尊重传统,使艺术能够不走向终结而继续发展。
作者
何亦邨
机构地区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4期39-41,共3页
Aesthetics
关键词
美学发展
中国美学
反作用力
审美日常生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进程
传统文化
审美泛化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4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B?鲍桑葵;张今.美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刘悦笛;李修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09)[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
3
王洪岳.美学审丑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刘悦笛.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J]
.哲学研究,2005(1):107-111.
被引量:78
5
刘悦笛,许中云.
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4):25-29.
被引量:24
6
傅守祥.
审美化生活的隐忧与媒介化社会的陷阱[J]
.文艺理论研究,2007(2):105-109.
被引量:15
7
赵伯飞,郭丹丹.
审美泛化的模型构建与解析[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2):122-124.
被引量:1
8
刘同舫.
网络文化的精神实质[J]
.天津社会科学,2005(6):55-60.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傅守祥.
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从经典艺术到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转向[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3):58-62.
被引量:39
2
潘知常,林玮.
广告形象的美学阐释[J]
.文艺研究,1994(6):37-40.
被引量:7
3
詹明信,张敦敏.
回归“当前事件的哲学”[J]
.读书,2002(12):12-24.
被引量:43
4
傅守祥.
欢乐之诱与悲剧之思——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之维刍议[J]
.哲学研究,2006(2):85-91.
被引量:43
5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5.
6
MIKE FEATHERSTONE.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1:66.
7
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64.
8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1987年.第421-422、422页.
9
布尔迪厄 黄伟译.<区分:鉴赏判断的社会批判》[J].<国外社会学》,1994,(5).
10
杜威 傅统先译.<经验与自然》[M].商务印书馆,1960年..
共引文献
141
1
林春田.
转向意义域 重建稀缺性——丰裕社会下美的滥用与艺术的险途[J]
.浙江学刊,2021(2):173-182.
被引量:3
2
刘晓玉.
优秀网络文化评价标准的模糊性与精确性——兼谈优秀网络文化的评价标准及其推广应用[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1(11):101-103.
3
王晓敏,杨建刚.
康德美学与当代中国生活论美学的建构[J]
.华夏文化论坛,2022(2):175-182.
4
王健.
未能“体系化”的资源——谈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学理论建构中的影响与问题[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1(2):345-357.
被引量:1
5
宫修建.
后现代语境中的音乐审美与审美基础关系辨析[J]
.文教资料,2008(26):79-82.
6
赵伯飞,郭丹丹.
审美泛化的辩证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1).
7
吴月欣.
学生党员在网络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21):32-34.
被引量:2
8
刘悦笛.
“生活的”实践与“实践的”生活——从现象学解读马克思美学的经典文本[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5):226-233.
被引量:3
9
张瑜,吴倬.
试论网络文明对当代青年思想意识成长的作用[J]
.教学与研究,2006(4):73-79.
被引量:12
10
许多会.
中国“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研究的三条路经[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4):195-197.
1
心理星座[J]
.音乐世界,2015,0(11):142-143.
2
李欣频.
化敌为友[J]
.饭店世界,2013(5):60-60.
3
文青.
观念与实践[J]
.开放教育研究,2014,20(6).
4
樊文春.
美从何处寻——对生活美学形而下的反思[J]
.理论与创作,2011(4):37-39.
5
黄旺.
试论伽达默尔对意识哲学内在性的突破——与德里达相对照[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5):12-17.
6
那心彤.
“审美日常生活化”之我见[J]
.青年文学家,2012,0(14):241-241.
7
郑英,黄汉军.
艺术与现实的逆转——论审美泛化与现代生活[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24(5):9-10.
被引量:2
8
陈雪军.
反思“审美日常生活化”[J]
.学术论坛,2007,30(1):31-34.
被引量:1
9
陈显云.
“审美”与“审丑”[J]
.中小学管理,2000(10):38-38.
10
金生翠,蒋艳丽.
论“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归来”意识[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17-20.
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