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探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摹状词理论是语言哲学和逻辑学中的重要议题。罗素作为摹状词理论的开拓者,其理论的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区分了专名和摹状词,提出了分析摹状词的方法,解决了哲学上的三大难题。因此,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后来摹状词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不愧为"哲学典范"。
作者
孙怡
机构地区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神州》
2013年第14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罗素
摹状词理论
影响
分类号
B561.5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刘叶涛.
摹状词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克里普克论辖域概念[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5):96-100.
被引量:1
2
刘叶涛.
关于名称和本质的若干思考[J]
.江汉论坛,2005(1):72-76.
被引量:3
3
刘叶涛,罗欢.
克里普克的摹状词理论[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3):37-41.
被引量:3
4
刘叶涛.
现代名称理论的对立与融合[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3):46-49.
被引量:2
5
刘叶涛.
专名的意向性理论探析[J]
.世界哲学,2012(4):140-148.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张家龙.
论本质主义[J]
.哲学研究,1999(11):50-60.
被引量:24
2
童世骏.
大问题和小细节之间的“反思平衡”——从“行动”和“行为”的概念区分谈起[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4):16-23.
被引量:11
3
Russell B.My Philosophical Development[M].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1959.
4
Grayling A C.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ical Logic[M].Blackwell Publisher,1997.
5
查尔斯沃斯.哲学的还原--哲学与语言分析[M].田晓春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6
Strawson P.F.On Referring.[C] // Martinich A.P.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228-242.
7
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M].李步楼,俞宣孟,苑利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8
Linsky L.Reference and Referents.[C] // Steinberg D.,Jakobovits L.Seman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76.
9
Donnellan K.S.Reference and Definite Descriptions.[C] // Ostertag G.Definite Descriptions:A Reader.The MIT Press,1998.176.
10
Kripke S.Speaker's Reference and Semantic Reference.[C] // Ostertag G.Definite Descriptions:A Reader.The MIT Press,1998.225-256.
共引文献
9
1
杨宝莹.
罗素与克里普克的指称之争[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2):9-10.
2
刘叶涛,张力锋.
国内专名与通名理论研究述评[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4):19-23.
被引量:1
3
孙怡.
虚概念探析[J]
.科技风,2013(10):193-193.
4
刘叶涛,李硕.
归类性属性与个体的识别[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3(1):87-92.
5
刘叶涛,杨四平.
空专名、意向性与指称行动[J]
.哲学动态,2015(2):85-90.
被引量:3
6
吕进.
论意向性名称理论的实践推理意义[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32(3):9-13.
7
肖辉媛.
索引词意义问题探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7(18):180-181.
8
罗龙祥,刘叶涛.
涉及态度报道的替换规则——情境语义学变革性之实证探析[J]
.世界哲学,2022(6):128-136.
9
华继坤.
罗素摹状词理论试析[J]
.今日中国论坛,2013(4S):136-136.
1
李贞元.
也谈罗素的摹状词理论[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27-29.
2
黄萍.
剖析罗素摹状词理论——对三大难题的解决及此理论的局限[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3):16-18.
被引量:1
3
汤一介.
儒学与当今全球性三大难题(之一)[J]
.华人世界,2008(3):17-17.
4
胡素梅.
从罗素的“三大难题”到摹状词理论[J]
.绥化学院学报,2009,29(6):125-126.
5
刘又铭.
马浮的哲学典范及其定位[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31(3):99-105.
6
汤一介.
儒学与当今全球性三大难题(之二)[J]
.华人世界,2008(4):17-17.
7
刘卫花,贾改琴.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再解读[J]
.宜宾学院学报,2004,4(5):51-53.
8
代发君.
贺麟论古典哲学及其时代价值[J]
.宜宾学院学报,2014,14(5):7-11.
9
张利芳.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及其缺点与不足[J]
.九江师专学报,2003,22(3):18-21.
10
刘宇.
罗素摹状词理论产生的背景研究[J]
.求知导刊,2016(7):22-22.
神州
2013年 第1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