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伤痕”之后“知青文学”中乡村想象的文化逻辑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伤痕"阶段之后,"知青文学"中的乡村普通呈现一种"诗意田园"的景象。因为在知青作家所经历的上山下乡运动中,乡村与城市恰好既意味着时间变迁,也意味着空间的变换,所以从城市与乡村带给人的生存体验、生活方式的不同,从它们所被赋予的不同的文化价值来理解那种"诗意"如何产生,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通过对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知青文学"作品的解读,来展现这一时期"知青文学"中普遍存在乡村的"诗意化"、"风景化"是怎么由时间与空间因素共同生成的,并从文化政治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这一阶段"知青文学"作品对"城市与乡村"的独特想象的文化逻辑。
作者 吴志峰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8-114,共7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3

  • 1《蹉跎岁月》.
  • 2《生活的路》.
  • 3张新奇:《我的队长,我的杨梅树》,《湘江文艺》1981年1期.
  • 4韩霭丽《田园》,《收获》1981年4期.
  • 5张承志.绿夜.十月,1982,(2):189-190.
  • 6韩少功:《那晨风,那柳岸》,《芙蓉》1982年6期.
  • 7朱赫:《那里,有一片明媚的山水》,《湘江文学》1953年1期.
  • 8陶正:《女子们——〈田园交响诗〉之一》,《当代》1983年4期.
  • 9张曼菱:《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当代》1982年3期.
  • 10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青年文学》1983年1期.

共引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