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书院制度及其教育理念的思考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认真剖析书院制度以及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梳理当前高校试行书院制度的特点,就推进书院制度的几个重大问题提出见地和思考。
作者
张倩
马博虎
陈遇春
机构地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0,共3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关键词
书院
通识教育
制度推进
分类号
G649.29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6
1
张寿松,徐辉.
试论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以香港中文大学下属学院为例[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5):11-14.
被引量:7
2
麦宇红.
农业院校通识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2010(2):56-58.
被引量:15
3
吴立保,谢安邦.
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教学改革[J]
.现代大学教育,2008,24(1):69-74.
被引量:68
4
张花桃.
试论中国的古代书院[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6):95-96.
被引量:3
5
吴桐.
关于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的思考[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33):14-15.
被引量:7
6
谭敏.
台湾地区全人教育理念评析[J]
.复旦教育论坛,2008,6(4):24-27.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华南农业大学2009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意见[EB/OL].http:jwc.scau.edu.cn/RedArt.aspx?id=674.
2
华南农业大学2008学年第二学期公共选修课时间安排[EB/OL].http:jwc.scau.edu.cn/RedArt.aspx?ID=491.
3
张维平.高等学校中的普通教育[D].杭州:杭州大学,1998.
4
叶启政.大学教授的角色与使命[J].当代教育,1992,(73):16-35.
5
[4]吴宁远.通识教育及成人教育生死学课程教育之探讨[C].台湾地区大专校院生死教育研讨会,2000.
6
[6]吕俊甫.发展心理与教育:全人发展与全人教育[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65.
7
王连生.文化新生统合全人教育策略[J].教师天地,1991,(52):46-52.
8
胡梦鲸.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诌议[J].淡江学报,1989,(27):133-155.
9
谢水南.全人教育[J].研习咨讯,1992,(2):4-5.
10
黄壬来.全人教育理念的再思考与师范教育的发展取向[J].国教天地,1999,(3):32-37.
共引文献
110
1
王丹丹.
全人教育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与启发[J]
.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06-107.
2
闫洪才,宋银秋.
全人教育的内涵及其理想模式[J]
.山东青年,2019,0(10):57-58.
3
孙福万,袁松鹤.
从教育理念、大学理念到开放大学理念[J]
.天津电大学报,2012,16(3):1-7.
被引量:4
4
郑盈.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美大学通识教育之比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86-88.
被引量:8
5
杨蕾.
刍议地方性高校通识教育的开展[J]
.经济师,2008(5):133-134.
被引量:3
6
宋喆.
生活、知识和网络世界的整合[J]
.教育评论,2008(5):81-84.
被引量:2
7
田新蕊,杨保华.
高职教育中“全人”教育模式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9(22):83-84.
被引量:3
8
谢征.
寓全人教育理念于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2):109-110.
9
倪旭东,姚春序.
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课堂渗透点研究:以《组织行为学》为例[J]
.科技创新导报,2010,7(19):4-4.
10
蒋文昭.
建构基于全人教育观念的教师角色: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视角[J]
.中国大学教学,2010(8):36-38.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16
1
吴桐.
关于全人教育理念下的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度的思考[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33):14-15.
被引量:7
2
王知春,王颖.
住宿学院制对当前中国高校先进宿舍文化建设的启示[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87-189.
被引量:7
3
黄厚明.
书院制与住宿学院制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比较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3):108-113.
被引量:71
4
田建荣.
现代大学实行书院制的思考[J]
.江苏高教,2013(1):60-62.
被引量:62
5
和飞.
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内涵与发展目标[J]
.肇庆学院学报,2013,34(1):1-4.
被引量:54
6
杨雪翠,刘福才.
“从游”教育传统下的古代书院师生关系及启示[J]
.高校教育管理,2013,7(3):27-32.
被引量:24
7
郭俊.
书院制教育模式的兴起及其发展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13,34(8):76-83.
被引量:96
8
陈晓斌.
新型书院制: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探索[J]
.教育探索,2013(8):96-99.
被引量:38
9
张玉虎.
文化承继:内地高校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2014(5):48-53.
被引量:5
10
王剑敏.
“课程—书院”通识教育模式研究[J]
.教育评论,2014(12):35-3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5
1
史正东.
地方本科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1):83-92.
被引量:2
2
张菊.
澳门大学住宿式书院制度研究[J]
.亚太教育,2015,0(21):222-222.
3
赵卫花,张海生,黄利利.
书院制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8(34):12-13.
被引量:2
4
李凡.
新时期我国高校住宿书院制管理模式探究[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5):129-130.
5
马璐.
特色书院模式下学生工作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以西京学院行健书院为例[J]
.高考,2017,0(15):63-6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王江波,谢芳琳,苏乃乾.
新时代下高校书院制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
.科技资讯,2021,19(20):68-70.
被引量:4
2
刘明明,邓洪波.
2021年书院研究综述[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2,43(6):114-123.
被引量:1
3
徐泰民,陈乐,王鹤怡.
大类改革下发挥书院教育管理及育人作用的路径研究——以天津大学瑞恒书院为例[J]
.进展,2023(8):57-59.
4
张蕖,朱大锋.
应用技术大学书院制育人模式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24,10(11):36-40.
1
卢沃灵,叶兆源.
推行校务公开制度推进依法治校进程[J]
.师道(人文),2001(7):60-61.
2
赵扬.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创新[J]
.思想理论教育,2009(19):83-86.
被引量:1
3
刘宏达,潘开艳.
现代大学制度推进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2016(7):97-102.
被引量:2
4
袁贵仁.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教改革和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00(3):21-23.
被引量:168
5
高洁.
制度推进与文化引领并重[J]
.天津教育,2013(3):53-54.
6
郑岩.
浅析如何创新行政管理制度推进高等教育公平[J]
.科教导刊,2011(35):7-8.
7
任国平.
以制度推进教育家成长——访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湘宁[J]
.人民教育,2014(14):8-9.
8
张正黎,张慧.
以学长领航制度推进大学生科技活动[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3):42-43.
被引量:3
9
袁贵仁.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J]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0(2):23-26.
被引量:39
10
田晓红.
建立口试制度 推进教学改革[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1,3(5):59-60.
被引量:2
高等农业教育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