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填海造地的驱动因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缓解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的压力,填海造地成为解决人地矛盾、空间不足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对海域自然属性改变最大的用海方式。通过分析我国填海造地的四次历史变革和现状,分析填海造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研究我国填海造地的驱动因素,提出应对填海造地形势的对策及建议。
作者
赵梦
张静怡
机构地区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出处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年第5期1-4,共4页
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
填海造地
驱动因素
海域使用金调控
填海造地后评估
分类号
S289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79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1
邱慧燕.厦门市填海造地进程的初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2
陈孔小.
浅谈填海造地工程发展趋势[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3):216-217.
被引量:6
3
李欣.围海造地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2010(7):86-87.
4
于海波,莫多闻,吴健生.
深圳填海造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2009,28(4):584-590.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刘中民,张德民.
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及其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0-64.
被引量:27
2
宋红,陈晓玲.
基于遥感影像的深圳湾填海造地的初步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3):259-263.
被引量:18
3
朱大奎.
深圳海岸海洋环境与空间规划研究[J]
.第四纪研究,2005,25(1):45-53.
被引量:17
4
卢胜海,李贵才,王富海,郑大伟.
深圳市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J]
.城市规划,1994,18(1):35-39.
被引量:3
5
郭伟,朱大奎.
深圳围海造地对海洋环境影响的分析[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3):286-296.
被引量:102
6
彭本荣,洪华生,陈伟琪,薛雄志,曹秀丽,彭晋平.
填海造地生态损害评估: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714-726.
被引量:130
7
王爱军,高抒.
江苏王港海岸湿地的围垦现状及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6):822-829.
被引量:18
8
刘建,黄明华,娄鹏.
深圳湾填海工程对出海河流泄洪能力影响的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2006,37(2):98-102.
被引量:14
9
郭伟,李书恒,朱大奎.
深圳东部海岸地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
.地理学报,2007,62(4):377-386.
被引量:6
10
邵景安,李阳兵,魏朝富,谢德体.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前景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8):798-809.
被引量:83
共引文献
34
1
张丽雪.
填海工程施工期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287-287.
被引量:4
2
朱高儒,许学工.
渤海湾西北岸1974~2010年逐年填海造陆进程分析[J]
.地理科学,2012,32(8):1006-1012.
被引量:53
3
李京梅,孙晨,谢恩年.
围填海造地经济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J]
.中国渔业经济,2012,30(6):61-68.
被引量:14
4
陈婉,李林军,李宏永,邱国玉.
深圳市蛇口半岛人工填海及其城市热岛效应分析[J]
.生态环境学报,2013,22(1):157-163.
被引量:11
5
张翠萍,谢健,娄全胜,庄铎.
广东省填海造地的发展经验及对策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2013,32(2):311-315.
被引量:15
6
曹湛,曾坚.
基于防灾安全理念的填海造城规划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4,29(7):31-38.
被引量:2
7
蔡悦荫,王伟伟,赵建华.
填海社会经济驱动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以大连市为例[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1):79-83.
被引量:1
8
赵杰,邓林艳,刘道勇.
某填海工程海上通道固结变形及沉降监测分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1):37-42.
被引量:5
9
SHI Lifeng,LIU Fang,ZHANG Zengxiang,ZHAO Xiaoli,LIU Bin,XU Jinyong,WEN Qingke,YI Ling,HU Shunguang.
Spatial Differences of Coastal Urban Expansion in China from 1970s to 2013[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5,25(4):389-403.
被引量:7
10
田海兰,刘西汉,王红,石雅君,李庆辰,王艳霞.
近三十年来曹妃甸岸线岛体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
.海洋科学,2015,39(5):68-74.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79
1
王玉,贾晓波,张文广,方淑波,姚懿函,安树青.
江苏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S1):7-12.
被引量:25
2
曹忠祥,宋建军,刘保奎,刘岩.
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的重点战略任务[J]
.中国发展观察,2014(9):42-45.
被引量:6
3
刘现明.
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与海岸带可持续开发利用[J]
.海岸工程,1995,14(4):33-36.
被引量:1
4
于保华,李宜良,姜丽.
21世纪中国城市海洋灾害防御战略研究[J]
.华南地震,2006,26(1):67-75.
被引量:10
5
罗章仁.
香港填海造地及其影响分析[J]
.地理学报,1997,52(3):220-227.
被引量:64
6
沈悦,齐藤庸平.
日本公共绿地防灾的启示[J]
.中国园林,2007,23(7):6-12.
被引量:53
7
吴瑞贞,蔡伟叙,邱弋冰,江志华.
填海造地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的探讨[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5):62-66.
被引量:7
8
国家海洋局.关于印发《国家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国海管字[2006]134号).2006.
9
国家海洋局.关于全面推进海域动态监视监测工作的意见(国海管字[2011]222号).2011.
10
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项目审批工作的意见(国海管字[2009]206号).2009.
引证文献
10
1
朱川林.
浅谈围海造地的建设分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1,21(12):143-144.
2
余钦明.
浅谈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在福州海域使用管理中的运用[J]
.海峡科学,2013(10):37-38.
被引量:3
3
曹湛,曾坚.
基于防灾安全理念的填海造城规划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4,29(7):31-38.
被引量:2
4
张雨,郭鑫,段佳豪.
基于遥感的1979—2014年中国填海造地变化特征分析[J]
.资源与产业,2017,19(1):35-40.
被引量:5
5
林燕鸿,黄发明,黄金良,李生辉.
我国区域用海规划实施主要特点及驱动机制分析[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8,35(3):32-37.
被引量:1
6
张中秋,闫有喜,黄国军,韦金洪.
钦州港填海造地的动态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J]
.大众科技,2018,20(7):19-22.
7
王飞.
我国填海造地的驱动因素及对策分析[J]
.经济师,2018(2):48-49.
8
万莉,符史勇,张金华,熊嘉才.
海南省填海造地总结与探讨[J]
.科技资讯,2020,18(29):83-86.
被引量:1
9
高金柱,张洪芬,杨潇,张坤珵,程永鑫,王志文,田士政.
海洋空间规划的陆海统筹路径研究——《海岸带资源治理:对可持续蓝色经济的意义》的启示[J]
.海洋湖沼通报,2023(2):170-175.
被引量:2
10
洪宇,周余义,沈少青,周凯.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深圳市1979-2014年填海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3):89-9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秦洁,邓鹏.
强化系统应用 提升海域动态监管信息化水平[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32(7):52-54.
被引量:3
2
王立贵,贾旭飞,张冉,田奇.
唐山海域动态变化遥感业务化监测及模式研究[J]
.海洋学研究,2015,33(3):26-33.
被引量:1
3
陈飞,陆伟,蔡军.
临海工业区集约开发研究进展与思考[J]
.现代城市研究,2016,31(8):46-51.
被引量:1
4
孟楠,韩宝龙,王海洋,逯非,许超,欧阳志云.
澳门城市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研究[J]
.生态学报,2018,38(18):6442-6451.
被引量:24
5
王泽宇,曹坤,徐静,卢函.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强度时空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8,34(12):1655-1661.
被引量:3
6
张舜栋.
围填海造地的法律规制现状与对策[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20,27(1):28-34.
被引量:5
7
林松,俞晓牮,庄小冰,李焱龙,张宇,赵志庆.
厦门岛海岸线分形特性演变规律的研究[J]
.海洋科学进展,2020,38(1):121-129.
被引量:8
8
张杨,黄发明,林燕鸿,陈秋明,郑玮锋.
基于陆海统筹理念的围填海生态修复规划研究——以福建可门工业园区为例[J]
.海洋湖沼通报,2021(1):56-62.
被引量:6
9
崔东阳,彭蓉,陈沛歆,唐琳.
填海类用海定级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
.海洋科学,2021,45(7):121-126.
被引量:1
10
范雅婷,崔秦毓,肖靖.
跃进式城市化视角下的深圳湾滨水带沿革及其公共性演变研究[J]
.中外建筑,2021(11):26-32.
被引量:4
1
杨超群.
填海造地的负效应[J]
.环境,1998(11):10-11.
被引量:1
2
经参.
填海造地风越刮越大[J]
.齐鲁渔业,2005,22(6):51-51.
3
吴育华,王凤鸣.
星火项目实施效果后评估分析[J]
.中国农机化,2009(1):17-20.
被引量:1
4
数字看澳门[J]
.时事资料手册,2010(1):91-91.
5
董振国.
“填海造地”:警惕“圈地风”蔓向海洋[J]
.科技信息(山东),2005(5):34-35.
被引量:5
6
广东填海造地面积相当于“5.5个澳门”[J]
.中国工程咨询,2008(6):46-46.
7
王磊磊,张驰.
大连普湾新区的填海造地生意[J]
.法人,2011(4):72-75.
8
徐京萍,赵建华.
遥感技术在海域使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
.卫星应用,2016,24(6):35-39.
被引量:4
9
国务院批复澳门填海造地360公顷建造新城[J]
.中国工程咨询,2010(1):50-50.
10
国务院批复同意澳门填海造地[J]
.国土资源,2009(12):53-53.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