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福寿螺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福寿螺学名为亚马逊萍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上世纪80年代由台湾引入广东、福建等地,拟发展为餐桌上一道美味佳肴。后经过长时间的人工养殖发现,福寿螺肉质发生了变异,因食味欠佳,失去市场经济价值而被抛弃野外。任其衍生,繁殖于河、江、渠系杂草丛间,随着水流到处蔓延扩散,并由于繁殖快,逐渐泛滥成灾。目前,螺害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的一大祸害,经调查,福寿螺不但危害水稻、莲藕、茭白。也能危害蔬菜及旱地作物。
作者 颜文富
出处 《福建农业》 2013年第5期29-29,共1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