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养猪》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24,共3页
Swine Production
同被引文献13
-
1J·萨姆布鲁克 EF弗里奇 等.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50.
-
2张永泰.长白公猪配黑母猪产花仔猪就表明它种性不纯吗[J].养猪!,2003,(1):51-51.
-
3胡锦平.未来的猪遗传育种技术[J].国外畜牧科技,1997,24(4):33-37. 被引量:2
-
4季海峰.世界猪育种的发展趋势[J].北京农业科学,1998,16(3):37-40. 被引量:6
-
5刘荣宗.猪数量性状位点和候选基因探测研究进展及展望[J].国外畜牧科技,1998,25(5):35-37. 被引量:13
-
6彭中镇,赵书红,李奎,龚炎长,杨兴柱.猪数量性状基因及其标记研究进展[J].国外畜牧科技,1999,26(1):28-32. 被引量:22
-
7杨景培.猪的遗传育种研究动态[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9,24(1):5-6. 被引量:4
-
8刘宗华,张牧.猪肉品质的研究进展[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1999,16(3):11-15. 被引量:27
-
9孙博兴,侯万文,许志锁,谢忠忱,田家良.选择指数结合应激敏感基因型选择方法初探[J].养猪,2000(1):31-32. 被引量:9
-
10刘伟敏,熊远著,蒋思文,邓昌彦,郑嵘.猪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00,39(2):55-58.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5
-
1谈永松.充分挖掘黑毛基因特质 着力提升商品猪肉品质[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6(5):69-70.
-
2刘成平.不同毛色藏獒生长发育情况对比研究[J].当代畜牧,2007,36(11):48-49.
-
3吴伟生,杨平贵,罗晓林,罗光荣,罗让甲初,贡科,袁红文.麦洼牦牛两个不同毛色选育群产奶性能的分析[J].中国牛业科学,2010,36(5):5-9. 被引量:4
-
4赵秀娟,帅素容.氟烷基因研究进展概述[J].畜禽业,2002,13(7). 被引量:5
-
5潘志乐,蒋彩霞,许国庆,邵虎.江苏地区商品猪氟烷基因型的研究分析[J].当代畜禽养殖业,2020(11):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