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谈意思表示解释在实然层面中的断裂问题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意思表示解释是实现当事人意思最重要的一步,它的顺利实施意味着当事人的意思能够顺利的为第三人所接收。但是,意思表示解释的范式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问题,即在当事人的意思并不能与通过解释达成统一。意思表示解释应然范式在释然层面中发生断裂,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它是现代性话语下的必然结果。认识到这种话语的局限性之后,我们应当对意思表示解释有一个更好的、更开放的定位。
作者 刘桢 邱洪周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13年第8期49-50,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格兰特·吉莫尔;曹士兵;姚建宗;吴巍.契约的死亡[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 2孙良国.关系契约理论导论[M]科学出版社,2008.
  • 3童明.现代性赋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4陈卫佐.德国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 5维特根斯坦;陈嘉映.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6朱斌.浅议意思表示解释[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292-292. 被引量:1
  • 7米健.意思表示分析[J].法学研究,2004,26(1):30-38. 被引量:74
  • 8李钢.意思表示解释规则的语用学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15(2):129-138. 被引量:1
  • 9陈卫佐.德国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49.
  • 10童明.现代性赋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8.

二级参考文献55

  • 1罗筱琦.“交易习惯”研究[J].现代法学,2002,24(2):131-141. 被引量:39
  • 2宗世海,刘文辉.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06(10):146-150. 被引量:6
  • 3蔡曙山.再论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意义——兼论从分析哲学到语言哲学的发展[J].学术界,2006(4):20-39. 被引量:18
  • 4[奥]维特根斯坦.名理论(逻辑哲学论)[M].张申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 5[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6J. L. 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 7[英]杰弗里·N·利奇.语义学[M].李瑞华等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
  • 8John R..Searle. Speech Acts :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 M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 9[英]A·L·科宾.科宾论合同:上册[M].王卫国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 10John R. Searle.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 M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共引文献7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