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风险社会视阈下的民生保障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新世纪新阶段,风险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种风险均有可能产生晕轮变化,如果不对其有深刻的认知和把握,就可能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伤害。在风险社会视阈下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对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维护公民的基本权益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 魏依娜
出处 《兰州学刊》 CSSCI 2012年第11期216-218,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陈磊.“风险社会”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J].南京社会科学,2005(2):43-48. 被引量:19
  • 2[德]乌尔里希·贝克.何博闻译.风险社会[M].译林出版社,2004.3,20-22.
  • 3[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版.
  • 4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6:355.
  •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R].人民出版社,2004:4.
  • 6杨峰.房屋拆迁与社会公共利益[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611-615. 被引量:9
  • 7李磊.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增加警示了什么[N].中国社会报,2010-01-13.
  • 8郝亚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构建和谐社会[N].人民代表报,2007-6-2.
  • 9[美]埃利希·弗罗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三联书店,1988.184.
  • 10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第一版):9.

二级参考文献16

  • 1乌尔里希·贝克,郗卫东.风险社会再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54(4):46-51. 被引量:236
  • 2王葎.建构现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认同[J].探索,2006(1):174-178. 被引量:21
  • 3[1]参见http:∥news.sohu.com/2004 /02/09/29/news218992918.shtml.
  • 4[2]参见http://news.sohu.com/46/81/news215198146.shtml.
  • 5[3]参见http:∥news.soufun.com/2004-05-29/280657.htm.
  • 6[5]参见http:∥news.qq.com/a/20040604/000563.htm.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 9王名扬.法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 10欧海若,吴次芳.韩国的土地征收制度及其借鉴[J].国土经济,1999(4):43-45.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38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