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37
-
1王志祥.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关系新论[J].法商研究,2023,40(3):72-85. 被引量:1
-
2袁永超.试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谈1997年刑法第17条第2款存在的问题与完善[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2(3):13-16.
-
3张明楷.结果与量刑——结果责任、双重评价、间接处罚之禁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6):18-28. 被引量:58
-
4朱本欣.论生命权刑法保护的基本原则[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19(3):22-27. 被引量:2
-
5阮齐林.论构建适应中国刑法特点的罪数论体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3):64-68. 被引量:6
-
6张明楷.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J].中国法学,2008(4):87-103. 被引量:112
-
7王志祥,姚兵.罪数形态研究述评[J].河北法学,2008,26(11):33-39. 被引量:5
-
8颜超明.故意杀人行为的类型化考量[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24(2):58-63. 被引量:1
-
9颜超明.故意杀人行为的“类型化”思考[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5-39. 被引量:2
-
10张明楷.实质解释论的再提倡[J].中国法学,2010(4):49-69. 被引量:540
同被引文献21
-
1周光权.法定刑配置的合理性探讨——刑罚攀比及其抗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4):42-47. 被引量:48
-
2高智勇.关于增设“抢劫杀人罪”的探讨[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992,5(3):6-9. 被引量:1
-
3[日]大谷实 黎宏译.《刑事政策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第89页,第93页,第107页,第6页,第11页,第7页,第112-113页.
-
4康树华.《犯罪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31页.
-
5[德]弗兰茨·冯·李斯特 徐久生 译.《德国刑法教科书》[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01页.
-
6俞雷.《中国现阶段犯罪问题研究》(总卷)[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6页.
-
7《中国法律年鉴》(1996—2001).
-
8资料来源:http://www.gijsw.gov.cn/rkzh/tjgh/t20040326_2833.htm,访问日期为2004年6月9日.
-
9深圳市统计局.《深圳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载《深圳年鉴》(2003),深圳年鉴社2003年版,第525—526页.
-
10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编.《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上册),黄道秀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9—287页.
-
1文晔.人命 面子 潜规划[J].新闻周刊,2004(12):31-32.
-
2仇恒泉,李伟.淮南“2·27”抢劫杀人案告破[J].法律与生活,2009(16):64-64.
-
3亦非.带血的游戏——新郑“1·3”抢劫杀人案侦破纪实[J].公安月刊,2000(4):23-26.
-
4常丽,郝华龙.交城县公安局破获“09·1·1”抢劫杀人案[J].政府法制,2009,0(9X):68-68.
-
5朱海波,金彝.一起伪造抢劫杀人案件的法医学分析[J].刑警与科技,2007,0(4):114-115.
-
6周作斌.此案应定为敲诈勒索罪——兼谈敲诈勒索罪与受贿罪诈骗罪的界限[J].山东法学,1989,4(1):47-48.
-
7秋风.必须破除司法的地方壁垒[J].新闻周刊,2004(12):36-36.
-
8郭文婧.冤假错案追责须从“闭门”转向“开门”[J].人民法治,2015(1).
-
9史琼琼,曹磊,李伟.对汝州市“5·21”抢劫杀人案件侦破工作的思考[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2):147-148.
-
10林尤锋.六天奋战擒恶魔——万宁“2004·10·5”抢劫杀人案侦破记[J].今日海南,2005,0(4):37-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