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媒体“东盟”报道研究——以《广西日报》报道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交流,广西成为中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在此背景下,《广西日报》一直重视东盟报道,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彼此文化差异的制约、国际传播视野的缺失和新闻传播环境的因素对《广西日报》东盟报道的影响,媒体应该拓宽东盟报道的文化视野、消解东盟报道的刻板印象和平衡报道克服文化自我中心等。
作者
王辉
潘丽华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17,共3页
News Research
基金
广西大学科研项目成果
项目编号:X071108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东盟报道
《广西日报》
分类号
G212.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0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单波,王金礼.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1):36-42.
被引量:68
2
单波.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1):103-113.
被引量:219
3
[美]史景迁.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
4
陈琪,周舟,唐棠.
东盟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顾虑[J]
.国际政治科学,2010(4):51-81.
被引量:17
5
[美]拉里·萨默瓦、理查德·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c].麻争旗等,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505-507.
6
覃柳丹.越南广宁报代表团赴广西考察交流[N].广西日报,2012-12-26(3).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任平.
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
.中国社会科学,1999(1):53-69.
被引量:93
2
宋庚一.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形象建构——以《时代》个案为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1(2):27-31.
被引量:1
3
孙学峰,陈寒溪.
中国地区主义政策的战略效应[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5):26-30.
被引量:17
4
顾彬,王祖哲.
“只有中国人理解中国”?[J]
.读书,2006(7):14-22.
被引量:20
5
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6
爱德华·霍尔.《沉默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06页.
7
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6-28页,第28页.
8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第601页.
9
唐君毅.《人生之体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5年,第150页.
10
华纳.《被“标签化”的中国人》[J].瞭望东方周刊,2007,(36).
共引文献
300
1
王媛.
超越“他者化”:“洋网红”涉疫主题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跨文化传播[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2):81-98.
被引量:1
2
王建华,张茜.
中国优秀文化外译话语体系建构[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35(3):164-172.
被引量:11
3
朱程煜.
《非正式会谈》的跨文化传播及其启示[J]
.新闻传播,2024(10):16-18.
4
王晓慧.
试论民族类高校多民族互嵌式社区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J]
.新闻传播,2020(2):19-20.
5
陈先红,杜明曦.
在元宇宙里讲故事:中国IP故事世界的建构[J]
.新媒体与社会,2022(1):24-42.
被引量:4
6
张勇锋.
民心相通析论[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9):44-48.
被引量:2
7
王玉主.
对冲策略及对中国—东盟关系的意义[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1):22-50.
被引量:31
8
李凌燕,陈婧.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作为空间媒介的当代中国标志性建筑[J]
.时代建筑,2023(6):69-73.
9
彭华新,宋思茹.
跨文化报道中的语言伦理批评:从中医概念的海外传播说起[J]
.全球传媒学刊,2022,9(6):39-52.
被引量:2
10
张鹏杰.
中国当代军事文化传播研究初探[J]
.军事文化研究,2024,3(2):132-144.
同被引文献
7
1
蒋延.
精准:国际传播的生命线——广西电视台区域性国际传播观察与思考[J]
.中国记者,2009(11):78-79.
被引量:4
2
谢卓华.
广西对东盟传播的文化分析[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2):24-26.
被引量:4
3
徐一林.
广西对东盟国家的信息传播[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1(6):30-32.
被引量:4
4
罗幸.
新传媒时代面向东盟的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12(11):172-174.
被引量:2
5
丁智才.
以民族文化产业提升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东盟的传播能力[J]
.广西民族研究,2012(4):105-109.
被引量:7
6
谢卓华.
广西网络媒体对东盟传播优化策略分析[J]
.新闻爱好者,2015(2):67-70.
被引量:5
7
王继修.
使命与影响力——谈广西卫视抢占东盟话语权下的主持人应对策略[J]
.视听,2010,0(12):39-4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王海迪.
新媒体时代广西媒体对东盟国家跨文化传播的优化策略研究[J]
.新媒体与社会,2016(1):284-295.
1
蔡立英.
技术支持[J]
.世界科学,2015,0(3):47-47.
2
李富钊.
浅谈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J]
.大江周刊(论坛),2013(8):6-6.
3
张名章,张新蕊.
复杂传播环境下网络新闻“把关人”的角色转换[J]
.新闻界,2009(1):57-58.
被引量:11
4
龙梅兰,李盛龙.
新媒体时代记者的角色转换[J]
.青年记者,2017(5):91-92.
被引量:1
5
杨保军.
论新闻传播环境的构成与特征[J]
.阴山学刊,2005,18(2):5-12.
被引量:4
6
郭青春.
论新闻传播受众心理研究的意义[J]
.电视研究,2003(4):49-51.
被引量:1
7
毛家武,杨丽雅.
面向东盟的广西新闻传播[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6):114-117.
8
毛家武,杨丽雅.
面向东盟的广西新闻传播[J]
.新闻研究导刊,2011,2(12):39-41.
9
时统宇.
党建好声音[J]
.青年记者,2013(11):91-91.
10
苏言.
试论传播环境变迁与媒体社会责任[J]
.管理观察,2012(19):173-173.
新闻知识
201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