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特点与分析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规模、年龄、学历及职称结构、工作量、收入与社会地位出发,本文分析了骨干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特点,探讨了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策略。
作者
赵定勇
刘凯
机构地区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82-84,共3页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基金
2011年度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资源共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ZY11A05
主持人:赵定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兼职教师队伍
职业教育
分类号
G71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88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1
陈嵩,郭扬.
我国高职教育十年发展的成就与经验[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9):18-21.
被引量:75
2
朱登胜.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J]
.教育探索,2008(8):98-99.
被引量:29
3
彭红玉.
发达国家高职院校聘任兼职教师的国际比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11):60-61.
被引量:26
4
温正胞.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管理困境:根源与对策[J]
.中国高等教育,2011(9):48-50.
被引量:37
5
卢惠林.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3):92-95.
被引量:18
6
吴蓓,王文奎,李艳玲.
人才多渠道柔性利用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形式[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4):184-186.
被引量:6
7
潘亚儿.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激励措施的调查与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26):82-82.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杜英杰,邓努波.
探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2):51-54.
被引量:7
2
彭红玉.
发达国家高职院校聘任兼职教师的国际比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11):60-61.
被引量:26
3
杨京楼,申小军,陈新.
关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的几点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0):33-34.
被引量:28
4
何琪.
长三角人才共享透析[J]
.中国人才,2006(23):10-11.
被引量:3
5
王冬梅.
美国高校兼职教师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J]
.高教探索,2007(2):80-83.
被引量:11
6
曾繁相.略论澳洲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对我国的启示.现代企业教育,2007,(16).
7
[美] 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4版[M].黄卫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8
[美] David w.Johnson,Frank P.Johnson.集合起来--群体理论与团队技巧:第9版[M].谢晓非,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9
孔凡成.
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兼职教师及其启示[J]
.世界教育信息,2007,20(8):20-22.
被引量:19
10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特点[Z].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共引文献
188
1
曹建巍,卫禹鹤,苗婷.
综合施策 提升西部地区人才引进竞争力[J]
.宏观经济管理,2023(12):65-70.
被引量:1
2
孙培云.
试论高职高专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J]
.时代文学,2008(4):29-30.
3
王玉玫.
高校教师兼职及其管理的比较研究[J]
.文教资料,2007(14):33-34.
被引量:2
4
骆从艳.
民办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2007(9):19-21.
被引量:1
5
和慧.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引导机制新探[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7(4):56-59.
被引量:1
6
朱景虎.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4.
被引量:3
7
宋玮,李哲.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问题刍议[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94-95.
8
池哲萍.
提升外聘兼职教师归属感的有效途径探究[J]
.大家,2012(12):382-383.
9
朱云汉,商场,朱泽生.
高职英语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初探[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8(6):87-91.
10
丁志强.
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审视[J]
.成才之路,2008,0(10):37-37.
同被引文献
43
1
魏明,罗凤姿,刘晓晖.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启示[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11):104-105.
被引量:19
2
张明山.
提升教师队伍管理水平 强化学校教育的正能量[J]
.教育革新,2013(9):4-5.
被引量:2
3
朱一佳.
转型升级背景下浙江高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4):110-111.
被引量:1
4
邵芳.
山东省部分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20):41-43.
被引量:6
5
吴启迪.
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引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1-3.
被引量:63
6
教育部办公厅:《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订 )》,http://www.moe.gov.cn/publicfik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42/201010/xxgk_l 10099.html,2004 年4月 27 日.
7
柴葳:《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等答记者问》,载于《中国教育报》,2013年7月23日,第2版.
8
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201/xxgk_129190.html,2011 年 12月 23 日.
9
张静,孙景余.我国职业教育兼职教师政策发展回顾[J].中国职业教育研究,2011(7).
10
郦丽华.高职网络专业"校企混编"模式师资团队的建设与研究-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软件工程师,2013(11):32-34.
引证文献
8
1
王立高.
职业学校兼职教师培训的功能探析[J]
.科教导刊,2014(5).
被引量:2
2
顾准,王隽.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4):4-6.
被引量:1
3
武文雯,韩宗秀.
我国高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
.当代职业教育,2014(3):100-103.
被引量:4
4
卓碧玲.
提高高职高专专兼职教师队伍质量的举措[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4):67-70.
被引量:2
5
马雪峰,韩加好,战崇玉.
基于“引企入校”模式下的“混编”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4):82-85.
被引量:3
6
杨杨.
构建政、校、企“三位一体”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管理体系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5):255-256.
7
李时辉.
“互联网+兼职教师”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7(9):238-239.
被引量:2
8
李时辉.
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
.智富时代,2017,0(8X):168-168.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卓碧玲.
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互助合作现状及改进策略[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72-75.
2
胡晓娟.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实践育人工作探析[J]
.北方文学(中),2015,0(10):114-115.
3
贾红圣.
宝洁公司育人模式及其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6):93-97.
4
赵威.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实践探索——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机械职业教育,2016(9):54-56.
被引量:2
5
赵瑜.
高职院校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的类型、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7(13):81-84.
被引量:6
6
王爽.
“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交际,2017(21):11-12.
被引量:3
7
颜河清,唐灵芝,朱长根.
论我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J]
.职教论坛,2017,33(31):77-81.
被引量:2
8
李欣.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培训培养的机制问题[J]
.文教资料,2018(12):140-141.
9
李靖,李杜.
行业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现状分析[J]
.职教通讯,2017(23):69-70.
被引量:1
10
江东梅.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校中厂”模式下“混编”教学团队构建初探[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6):4-6.
被引量:1
1
徐菁.
依据队伍特点 精心打造团队——记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英语优秀教学团队[J]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2014(1):67-68.
被引量:1
2
阮时敏.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双师型”素质培养方式探析[J]
.网络财富,2010(16):104-105.
被引量:1
3
严新.
双因素理论视角的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
.广东教育(职教),2016,0(1):46-48.
4
宋兴华.
当前高职院校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
.才智,2009,0(20):84-85.
被引量:2
5
刘家枢.
高职院校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5):75-78.
被引量:6
6
田荣珍.
艺术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问题与对策[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18(12):46-50.
7
马继权.
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思考[J]
.辽宁高职学报,2002,4(1):23-24.
8
黄萍.
澳大利亚TAFE教育与学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比较与启示[J]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5,25(1):61-63.
被引量:1
9
陈翔.
医学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浅析[J]
.科教文汇,2013(6):167-168.
被引量:1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