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美国对华公共外交的思维与话语分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面对后危机时代新的语境,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美国对华外交战略思维也在进行着调整,由注重政府外交向注重公共外交转型,由"强硬外交"向"巧实力外交"转变。这种外交战略思维的变化主导着美国建构新公共外交的战略框架,即采取"主动—接近"的公共外交姿态,尤为注重"网络外交"。在美国公共外交的实践方面,通过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为主导的话语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对华公共外交的"两面性"特征。
作者 胡远珍
机构地区 湖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6,共4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金 湖北省十一五教育规划资助项目:2010B20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理查德·罗斯克兰斯.力量与克制:中美关系的共同愿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 2奈森·嘉戴尔斯,迈克·麦德沃.全球媒体时代的软实力之争[M].何明智,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 3斯图尔特·霍尔.表征[M].徐亮,陆兴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
  • 4吕晓莉.“中国责任论”语境下“负责任大国”外交理念浅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4):13-17. 被引量:11
  • 5丹尼斯·朗.权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0.

二级参考文献9

共引文献7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