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宏观经济系统结构失衡分析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经济学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探讨对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其衡量标准是供求均衡。供过于求表明有限资源的相对浪费,或有效需求的相对不足,导致就业下降和经济衰退;求大于供则意味着稀缺资源的相对节约,有效需求的相对过旺。致使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就宏观而言都存在供求均衡问题。亚当·斯密设想的无宏观调控系统,只由企业和市场共同组成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便能自觉地实现供求均衡。但世界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早已表明,这只不过是一种过时的19世纪的观念。由于种种原因,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在社会经济运行系统中的许多方面往往失灵,在缺少国家的理性干预下,不仅会出现总量失衡,而且会引起结构失衡。改革开放以来。
作者 刘耀 陶立新
出处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7-49,共3页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4年
  •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3年

同被引文献12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