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族村寨旅游的思考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民族村寨的文化内涵为切入点,以4个民族村寨为个案,对村寨旅游的主体行为、文化表象、资源开发、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村寨旅游的文化功能和学理价值进行了深刻阐述,同时针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理性思考。
作者
刘晓春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5-120,共6页
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项目"东北三少民族传统文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民族村寨
文化内涵
旅游发展
理性思考
分类号
C950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2
1
王凤娇.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民族村寨自主发展-以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任以婷:民族旅游下羌族的文化表象与真实性[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被引文献
72
1
王汝辉.
民族村寨旅游中居民人力资本产权研究——兼析《合作开发桃坪羌寨旅游协议》的合约缺陷[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4):193-196.
被引量:6
2
蔡雄,连漪,程道品,白丁,蓝雄现.
旅游扶贫的乘数效应与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家,1997,12(3):4-16.
被引量:48
3
高舜礼.
旅游开发扶贫的经验、问题及对策[J]
.旅游学刊,1997,12(4).
被引量:57
4
肖雄辉,戈鹏,朱虹明,任佩瑜,郑伟民,章小平.
旅游高峰期景区游客引力分流调度模型研究——以九寨沟风景区为例[J]
.旅游科学,2013,27(6):39-51.
被引量:10
5
郭颖.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泸沽湖地区为例[J]
.旅游学刊,2001,16(3):68-71.
被引量:72
6
包维楷,陈庆恒,刘照光.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对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4(3):277-282.
被引量:92
7
曹新向.
和谐社会中的旅游价值观及其实现[J]
.生态经济,2006,22(4):102-105.
被引量:11
8
黄亮,陆林,丁雨莲.
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
.旅游学刊,2006,21(5):53-56.
被引量:66
9
陈志永,梁玉华.
民族村寨旅游地衰落研究:以贵阳市镇山村为例[J]
.云南社会科学,2007(1):99-102.
被引量:13
10
唐建兵.
旅游扶贫效应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1-75.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7
1
郭丽萍,马本和.
美丽赫哲族乡村游研究——以街津口旅游景观规划为例[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4):76-80.
被引量:3
2
顿艺,李如嘉.
旅游开发中的“微开发”[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19(3):41-45.
3
刘化雨.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协同治理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1):20-22.
被引量:1
4
阮炜.
智慧旅游视角下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模式构建[J]
.西部论坛(陕西),2016,18(1):1-3.
5
刘晓春.
民族旅游与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探讨[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6(4):76-80.
被引量:4
6
刘延国,王青,廖彦淞,邹强.
民族村寨与区域旅游极核的协同共生研究——以岷江上游藏羌村寨与九寨沟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3(5):448-455.
被引量:4
7
张翔云,何星亮.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中的不虞效应与有效应对[J]
.社会科学家,2022(1):57-6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赖继年.
民族地区旅游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与路径[J]
.社会科学家,2023(4):62-68.
被引量:3
2
陈莉,张淑杰,王青.
岷江上游藏羌聚落交错区景观格局分析[J]
.科技通报,2020,36(2):9-16.
被引量:2
3
赵玉婷.
广西民族旅游纪念品定位开发新思路[J]
.包装世界,2018,0(4):207-207.
4
王佩,陈学军.
旅游开发背景下赫哲族聚居地的生态建设——以街津口村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6):190-191.
5
毕燕,袁东超.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民族村寨个案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2):65-71.
被引量:4
6
任佳伟.
旅游型特色美丽乡村规划与设计实践[J]
.艺海,2017(5):139-140.
7
徐艳华,宋琨.
新时期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市场拓展路径研究[J]
.保山学院学报,2018,37(2):96-100.
8
陈莉,王青.
岷江上游藏区聚落土地利用演变及预测[J]
.广东农业科学,2019,46(1):141-147.
被引量:1
9
葛月,李咏玲.
基于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景观设施小品研究——以黑龙江街津口赫哲族乡为例[J]
.福建茶叶,2019,41(2):59-60.
被引量:2
10
笪晨.
农业人口获得感提升进程中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江苏兴化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2020(5):3-5.
被引量:2
1
卢宏.
云南民族村寨旅游绿色管理初探——以大沐浴村为例[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6):82-87.
被引量:3
2
郭晶,郭立格.
湘西德夯等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3):7-10.
被引量:5
3
李晓霞.
农村社会工作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中的运用[J]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13,0(3):44-47.
4
王勇萍.
日本家庭生活中的文化表象[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3):101-106.
5
徐杰舜.
《人类学世纪坦言》一下子吸引了我——访旅游人类学博士黄萍教授[J]
.民族论坛,2012(04X):5-13.
被引量:1
6
魏雷东.
人本管理的组织行为学解读[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1):219-221.
被引量:9
7
李强.
旅游发展与民族村寨的边界跨越——以云南曼听村与贵州西江村为例[J]
.云南社会科学,2012(4):19-23.
被引量:4
8
周珊.
对纳西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表象的粗浅分析[J]
.云南电大学报,1999,1(2):40-46.
被引量:1
9
夏梦雪.
关注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以恩施枫香坡侗族风情寨为例[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9):88-88.
10
沙彦奋.
“河西-山北回族走廊”刍议[J]
.青海民族研究,2013,24(4):75-78.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