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仍在低谷运行,短期“反弹”机率增大——1999—2000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出处
《开放导报》
2000年第2期30-33,61,共5页
China Opening Journal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张萍.利率平价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J].经济研究,1996,31(10):34-43. 被引量:45
-
2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课题组.大调整:一个共同的主题和必然的选择[J].经济研究,1998,(9).
-
3综合开发研究院.短期稳定与长期健康高速增长的政策:内部工作论文[M].,1998..
-
4刘世锦.结构转换缺口: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与选择[J].管理世界,1998,14(6):10-19. 被引量:22
-
5王大用.2700亿特别国债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1998(11):45-50. 被引量:7
-
6王积业.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J].宏观经济研究,1999(1):6-11. 被引量:8
-
7赵玲华.透析中国违规资本流动的种种方式[J].国际经济评论,1999(2):37-41. 被引量:9
-
8投资,周期波动与制度性紧缩效应[J].经济研究,1999,34(3):16-25. 被引量:96
-
9樊纲.论“国家综合负债”——兼论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资产[J].经济研究,1999,34(5):11-17. 被引量:110
-
10宋文兵.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研究:1987—1997[J].经济研究,1999,34(5):39-48. 被引量:195
共引文献36
-
1管涛.固定汇率安排与通货紧缩的国际传染[J].金融研究,2004(8):44-50. 被引量:1
-
2林 燕.体制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其应对措施[J].探索,2002(3):89-91.
-
3李蛟.通货紧缩的代价与反思[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0,14(2):25-27.
-
4李俊英.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实践[J].现代经济探讨,2005(10):85-88. 被引量:4
-
5沈浩.日本平成危机对中国的教训与启示——警惕次贷陷阱[J].地方财政研究,2009(2):75-79.
-
6刘金全,张营.我国名义利率调整机制与货币政策“流动性陷阱”检验[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30(2):63-66. 被引量:1
-
7沈浩.对平成经济危机的再思考[J].财会月刊(中),2009(5):86-88.
-
8张正斌,王耀中.近两年来关于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及政策的讨论[J].经济学动态,1999(12):37-45. 被引量:4
-
9邢伯春.关于通货紧缩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20(1):75-80. 被引量:5
-
10王春峰,康莉,李汶华.中国通货紧缩成因的实证研究——VAR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0,3(1):23-38. 被引量:10
-
1名商语录[J].浙商,2005(6):38-38.
-
2郭龙.最好的培训[J].才智(才情斋版),2012(2):13-13.
-
3专家称明年中国经济增速破“八”无望[J].企业决策参考,2013(30):2-3.
-
4中国宏观经济分析[J].中国改革,2001(3):67-68.
-
5江新华.小议中国宏观经济分析面临的新挑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4):39-40. 被引量:2
-
6大调整:一个共同的主题和必然的选择——中国宏观经济分析[J].经济研究,1998,33(9):17-26. 被引量:19
-
7周天勇.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思路的调整[J].经济科学,1995(3):12-16.
-
8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经济呈现趋好动向 制约因素依然突出[J].中国改革,2002(5):78-78.
-
9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J].中小企业信息,2001(9):7-9.
-
10樊纲.2006中国宏观经济分析[J].现代营销(下),200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