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石湾陶塑瓦脊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石湾陶塑瓦脊艺术是岭南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石湾陶塑瓦脊艺术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问题。建立立法保护机制、认定与投入机制、激励与培养机制、科研机制和监督机制,是有效保护和传承石湾陶塑瓦脊艺术的途径。
作者
刘妹
姚素媛
机构地区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出处
《艺术探索》
2013年第2期46-48,共3页
Arts Exploration
基金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石湾陶塑瓦脊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K201218)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陶塑瓦脊
保护
传承
分类号
J314.8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屈大均.广东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钟汝荣;史鑫.石湾陶塑[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3
周彝馨.
岭南传统陶塑脊饰与岭南传统建筑关系研究[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3):84-87.
被引量:2
4
廖明君,周星.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本经验[J]
.民族艺术,2007(1):26-35.
被引量:7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周彝馨,吕唐军.
岭南传统建筑陶塑脊饰及其人文性格研究[J]
.中国陶瓷,2011,47(5):38-42.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72
1
汪丽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非遗保护对黄梅戏的启示[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5):256-257.
被引量:1
2
周星,周超.
日本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及其保护制度[J]
.文化遗产,2007(1):121-139.
被引量:49
3
吴效群.
对近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几个重要问题的看法[J]
.文化遗产,2011(1):17-22.
被引量:17
4
沟睿.
对当代室内设计中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3):176-176.
被引量:1
5
胡亮.
留住“民族记忆的背影” 对黄山市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思考[J]
.中国戏剧,2008(6):41-43.
被引量:3
6
洪映红.
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学科价值——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3):83-86.
被引量:3
7
周超.
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4):45-50.
被引量:17
8
周超.
日本法律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J]
.民俗研究,2008(2):26-35.
被引量:5
9
周超.
日本法律对“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与分级[J]
.宁夏社会科学,2009(1):30-34.
被引量:6
10
别金花,梁保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
.旅游论坛,2008,19(6):446-450.
被引量:34
1
吴植华.
浅谈石湾陶塑的创新[J]
.佛山陶瓷,2010,20(8):46-48.
2
刘菲菲.
屋脊上的艺术——石湾“瓦脊公仔”[J]
.美术大观,2016(8):84-85.
被引量:2
3
冯敬华,李平.
欣赏音乐应该具备的条件[J]
.剧作家,2006(3):135-135.
4
陈森然.
振兴安庆黄梅戏之我见[J]
.黄梅戏艺术,2004(1):7-9.
5
刘显明,彭成.
石湾陶塑创作浅析与体会[J]
.神州民俗,2010(10):28-31.
6
商晏雯,王梦林.
浅析石湾民间陶塑中的艺术表达[J]
.戏剧之家,2016(24):189-189.
7
石湾陶塑进京参加六十周年国庆工艺美术大展[J]
.佛山陶瓷,2009(2).
8
申小红.
石湾微雕[J]
.雕塑,2011(2):24-26.
9
红孩.
歌手大赛前先搞个"评委大赛"如何?[J]
.艺术教育,2004(4):1-1.
10
林丽芳.
浅谈石湾陶塑生肖的创作体会[J]
.佛山陶瓷,2016,26(6):65-66.
艺术探索
201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