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小梁切除术中经巩膜瓣两顶角与两侧的可调整缝线疗效比较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比较小梁切除术中经巩膜瓣两顶角与两侧的可调整缝线的疗效。方法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90眼)巩膜瓣两顶角行可调整缝线,对照组80例(90眼)巩膜瓣两侧行可调整缝线。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1周,实验组眼压5.30~17.46mmHg(平均9.86mmHg),对照组眼压8.20—25.46mmHg(平均13.86mmHg),两组眼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眼压7.67~21.86mmHg(平均12.32mmHg),对照组眼压10.79~31.21mmHg(平均16.74mmHg),两组眼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为98.89%,对照组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拆除可调整缝线之前,实验组有明显眼部磨痛症状的有4眼(4.44%),而对照组有45眼(50.00%)。结论经巩膜瓣两顶角的可调整缝线可有效控制术后房水滤过水平,较经巩膜瓣两侧的可调整缝线更有利于近期及远期眼压的控制和功能滤过泡的形成,患者不适症状较少,是理想的手术操作方法。
作者 何维铭
出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0期1439-1441,共3页 International Medicine and Health Guidance New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2

共引文献20

同被引文献6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