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中石油类物质测定的红外分光光度法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石油类物质的成分随着地区不同,其成分亦有一定的差异,但其主要成分是烃类。测定水体中石油类物质的含量,是环境监测中一项重要而又有一定困难的工作。本文主要运用了红外分光测油仪OIL480和OIL460来测定水中包含的石油类物质的优点、工作原理和测定分析过程,以便为环境监测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
肖德娟
机构地区
吉林省大安市环境保护局
出处
《科技资讯》
2013年第8期175-175,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石油类物质
红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
1
GB/T 16488 - 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S]. 1996.
共引文献
2
1
杨丹丹,姚亮,雷世勇.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新旧标准比较[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4):116-119.
被引量:4
2
高丹.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新旧标准的探讨[J]
.卷宗,2015,5(7):504-504.
同被引文献
21
1
孔露露,周启星.
新制备生物炭的特性表征及其对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吸附效果[J]
.环境工程学报,2015,9(5):2462-2468.
被引量:31
2
杨小梦,吴伟文.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的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J]
.中国环境监测,2004,20(6):37-38.
被引量:4
3
刘晓艳,纪学雁,李兴伟,戴春雷,楚伟华.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的实验研究进展[J]
.土壤,2005,37(5):482-486.
被引量:15
4
王红旗,陈延君,孙宁宁.
土壤石油污染物微生物降解机理与修复技术研究[J]
.地学前缘,2006,13(1):134-139.
被引量:25
5
吴俊文,郑西来,李玲玲,孙娟.
沙土对可溶性油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环境科学,2006,27(10):2019-2023.
被引量:20
6
陈虹,陈硕,全燮,赵雅芝.
土壤-水体系中固/液比对溶解性石油烃吸附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07,28(6):1295-1299.
被引量:16
7
王东波,王学平,杨淑华.非分散红外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石油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667-668.
8
HJ 637─2012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S].
9
赵硕伟,沈嘉澍,沈标.
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8):1567-1572.
被引量:24
10
郭敏丽,王金生,杨志兵,刘立才.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包气带介质的污染物阻滞能力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1):24-2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姚亮,张莉,姚鹏.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低浓度石油类[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4,24(6):52-54.
被引量:2
2
田金凤.
浅析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油类物质[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5(4):24-26.
3
薛镇坤,左锐,王金生,陈敏华,孟利,靳超.
石油烃在非均质包气带中的吸附作用及迁移规律[J]
.环境科学研究,2020,33(4):1028-1036.
被引量:10
4
薛镇坤,左锐,王金生,陈敏华,孟利,靳超.
石油烃污染非均质场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降解作用[J]
.环境工程,2021,39(8):188-19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李敏,于禾苗,马国伟,柴寿喜.
石灰粉煤灰固化对盐渍土中石油污染物迁移的控制性研究[J]
.岩土力学,2022,43(S02):337-344.
被引量:2
2
宋超,刘胜利,杜胜男,范开峰,王卫强.
埋地成品油管道泄漏扩散特性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2023,41(S02):1059-1065.
3
滕青,林慧凡,曾梦凤,戴启斌.
两步法处理稠油污泥的工艺实验研究[J]
.山东化工,2019,48(1):185-187.
被引量:1
4
顾亚中,梁良.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实验分析[J]
.污染防治技术,2019,32(6):62-63.
被引量:2
5
郑一鸣,何小松,单光春,崔骏,虞敏达,赵航正,席北斗.
石油污染对场地中细菌群落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J]
.环境科学研究,2021,34(4):987-995.
被引量:5
6
吴洁婷,许琪,张营,赵磊,陈忠林,于英潭,于畅,许海萍,马放.
微生物降解典型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研究,2021,34(8):1981-1990.
被引量:14
7
张瀚丹,刘新会,王宇静,段林帅,董璐.
土壤剖面重金属污染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2,45(4):184-191.
被引量:4
8
张荣海,陈余道,韦壮绵,谢湉,李书迪,欧丽.
河流入海口潮间带某工业地块石油烃污染特征及迁移规律[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2,12(5):1564-1571.
被引量:3
9
戎艳青,王林芳,党晋华.
山西典型焦化场地特征污染物在非饱和带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J]
.环境化学,2023,42(12):4278-4291.
10
张坤,张杰西,王钪,籍龙杰,孙斌,王亚晨,刘鹏,李静文.
某污染地块合成麝香在土壤中的分布特性及修复技术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24,32(1):20-30.
1
孙颖.
水中石油类物质测定的因素分析[J]
.辽宁化工,2010,39(8):893-895.
被引量:4
2
王智莉.
影响油类物质测定的几个因素及改进方法[J]
.环境保护,1997,25(11):29-30.
被引量:1
3
魏颖琪.
浅谈水质分析的质量控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30(8):36-37.
被引量:1
4
王臻,程金平,吴诗剑,张建萍,邵海洋.
车载色质-热脱附联用系统及其对恶臭类物质测定的研究[J]
.化学通报,2014,77(12):1229-1232.
被引量:2
5
赵起越,岳志孝.
气相色谱法分析固体废弃物中苯酚类物质[J]
.岩矿测试,2001,20(4):279-283.
被引量:7
6
达古拉,陈晓红.
原子吸收法快速测定尘土中铜含量[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0(3):205-207.
被引量:1
7
赵玲,洪建灵,朱南文.
原油污染土壤中油成分的最佳萃取条件[J]
.环境化学,2008,27(5):669-672.
被引量:2
8
彭凯.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矿物油有关问题的探讨[J]
.环境研究与监测,2011,24(2):23-25.
9
李兆汉.
红外分光测油仪及分析方法的改进[J]
.汉中科技,2010(4):64-64.
10
郭晓茆.
环境样品加标回收率的控制限探讨[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2):42-43.
被引量:15
科技资讯
2013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