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6-29,共4页
Chemistry of Life
参考文献6
-
1邹承鲁.第二遗传密码?-新生肽键与蛋白质折叠的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50-151.
-
2He Z N,J Bio Chem,1998年,273卷,8期,4607页
-
3Duan X Q,Cell,1997年,89卷,555页
-
4Liu X Q,FEBS Lett,1997年,408卷,3期,311页
-
5Chong S R,J Bio Chem,1996年,271卷,36期,22159页
-
6邹承鲁,第二遗传密码--新生肽键与蛋白质折叠的研究,1996年,150页
同被引文献13
-
1范国强,蒋建平.泡桐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的研究[J].植物学报,1997,43(3):62-65. 被引量:8
-
2林木兰,杨继红,陈捷,石小岩,张春立,陈维伦.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J].Acta Botanica Sinica,1993,35(9):710-715. 被引量:12
-
3袁巧平,田国忠,黄钦才.泡桐丛枝病病原MLO在寄主离体培养组织中的保存与增殖[J].植物病理学报,1994,24(2):115-119. 被引量:14
-
4张春立,林木兰,胡勤学,黄文晋.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DNA的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J].Acta Botanica Sinica,1994,36(4):278-282. 被引量:17
-
5金开璇,田国忠,汪跃.组织化学技术快速检测泡桐丛枝病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89,19(3):185-188. 被引量:35
-
6巨关升,王蕤,周银莲,阮大津.泡桐丛枝病的抗性与维生素C关系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6,9(4):431-434. 被引量:8
-
7宋晓斌,郑文锋,张学武,马松涛.类菌原体的侵入对泡桐组织和细胞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1997,10(4):429-434. 被引量:4
-
8范国强,蒋建平.泡桐丛枝病发生与叶片蛋白质和氨基酸变化关系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7,10(6):570-573. 被引量:13
-
9王志珍,邹承鲁.后基因组——蛋白质组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8,30(6):533-539. 被引量:71
-
10贺福初.蛋白质组(proteome)研究——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力军[J].科学通报,1999,44(2):113-122.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25
-
1范国强,翟晓巧,秦河锦,杨晓娟,董占强,蒋建平.泡桐丛枝病株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9(3):254-258. 被引量:11
-
2范国强,冯志敏,翟晓巧,曹艳春,董占强,蒋建平.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泡桐丛枝病株幼苗形态和叶片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2):137-141. 被引量:19
-
3刘建,周坚.木本植物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5):758-761. 被引量:2
-
4冯德芹,郭尧君.双向电泳在农业和林业中的最新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2006,23(5):37-43. 被引量:5
-
5陈颖,曹福亮,甘习华.不同状态银杏愈伤组织蛋白质电泳分析及电镜观察[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11):2239-2243. 被引量:5
-
6范国强,张胜,翟晓巧,刘飞,董占强.抗生素对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和发病相关蛋白质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7,43(3):138-142. 被引量:22
-
7范国强,张变莉,翟晓巧,刘飞,马玉彬,阚盛.利福平对泡桐丛枝病幼苗形态和内源植物激素变化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41(4):387-390. 被引量:8
-
8冯志敏,汪新娥,万开军.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研究综述[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4):126-128. 被引量:7
-
9申永锋,赵锦,刘孟军.双向电泳技术及其在植物抗性研究中的应用[J].河北林果研究,2007,22(4):351-354. 被引量:2
-
10刘飞,翟晓巧,董占强,叶芳林,李静,杨志清,范国强.抗生素对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苗体外植株再生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2(1):27-31. 被引量:1
-
1袁静明,石亚伟,范俊虎,徐明群.蛋白质自剪接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1999,11(A01):59-61. 被引量:2
-
2朱新天.RNA催化活性的研究[J].驻马店师专学报,1993,8(4):44-49.
-
3王卫东,邱昌恩.生物催化剂的新成员[J].生物学通报,2001,36(8):22-22.
-
4杨康,孙文长.微生物内含肽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22(9):859-860. 被引量:3
-
5石亚伟,范俊虎,袁静明,徐明群.Pyrococcus sp.DNA聚合酶内蛋白子突变体的剪切性质[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2):149-152.
-
6余榕捷,高媛,林剑,谢秋玲,谭毅力,洪岸,周天鸿.重组环状胸腺五肽结构类似物Cyclo-(Cys-Arg-Lys-Asp-Val-Tyr-)的制备、鉴定和活性检测[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6,22(8):652-658. 被引量:2
-
7张怡,谭树华.IMPACT-TWIN蛋白纯化系统的机制及其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3,10(10):8-8. 被引量:1
-
8杨璐一,肖永乐,万小平,罗公明,王晔,陈义辉,孙文魁,高荣.猪白细胞介素2与融合白细胞介素4/6基因共表达的免疫效应研究[J].四川动物,2014,33(2):167-173. 被引量:2
-
9周海燕,邵爱云,孟清.Ⅱ组内含子(Group Ⅱ Introns)的分布及多样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7,23(8):605-61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