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山褐家鼠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分离
被引量:6
出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5-66,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参考文献3
1 梁米芳 宋干 等.用单克隆抗体对我国不同来源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抗原性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0,4(1):1-5.
2 郝瑞峰 梅启庆 等.广东省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首次调查报告[J].广州医药,1984,15(2):7-10.
3 郝瑞峰 梁风屏 等.广东省首次从褐家鼠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J].广州医药,1986,17(5):231-234.
共引文献5
1 刘远,鲁恩洁,熊远,蒋力云,许建雄,伍北健,狄飚,吴新伟,王鸣.广州市200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5):536-538. 被引量:4
2 罗雷,董智强,王玉林,刘于飞.广州市一起肾综合症出血热实验室感染事件的调查与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2):85-87. 被引量:4
3 刘远,蒋力云,鲁恩洁,董智强,狄飚,吴新伟,杨智聪,王鸣.广州市2004-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J] .热带医学杂志,2009,9(3):324-325. 被引量:5
4 张佳珂,刘学成,陈丹林,余佳,赖文红,谢世宏,杨维中,张灵麟.四川省首次发现由实验大白鼠引起的人类肾综合征出血热[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9,10(3):188-191.
5 熊远,梁彩云,邱季春,狄彪,陈化新,罗成旺,姚智慧.褐家鼠肺组织HFRS病毒株GB-235的分离、鉴定[J]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2):221-222.
同被引文献19
1 邱季春,熊远,潘志民,高文浩,孙蜀华,唐锡美.广州市1991至199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5,6(2):114-118. 被引量:4
2 连志浩.流行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84.
3 郝瑞峰 梅启庆 等.广东省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首次调查报告[J].广州医药,1984,15(2):7-10.
4 蔡垂镇 冯国强 等.广东省首例流行性出血热报告[J].广州医学院学报,1984,1:84-84.
5 [6]Li YL,Ruo SL,Tong Z,et al.A serotypic study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in rural China[J].Am J Trop Med Hyg,1995,52(3):247 -251.
6 [8]Bi P,Wu X,Zhang F,et al.Seasonal rainfall variability,the incidece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and prediction of the disease in low-lying areas of China[J].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1998,148 (3):276 -281.
7 Halperin G.Hadar Mapplication of recovey lcst in the validation of inuumunoasslys for assessing the the immunogcnicty of Banthracis PA antigcn PDA Pharmaceut. Sci Technol,2001,55(3):161 - 162.
8 熊远 梁彩云 邱季春.广州市1983至199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学分型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7,8:46-49.
9 邱季春 熊远 梁彩云.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A].见:陈化新 罗成旺 主编.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及疫苗应用研究[M].香港:香港医药出版社,2001.322-328.
10 杜福 罗会明 文建华.广东省首次发现存在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及分型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4,5:73-73.
引证文献6
1 刘远,鲁恩洁,熊远,蒋力云,许建雄,伍北健,狄飚,吴新伟,王鸣.广州市200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5):536-538. 被引量:4
2 罗雷,陈芳,邱季春.广州市200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J] .疾病监测,2004,19(10):371-373. 被引量:1
3 薛春荣.流行性出血热模型的稳定性分析[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28(6):9-12.
4 邱季春,梁彩云,熊远,林向阳,高文浩,丘国雄,杨智聪.广州市1996-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J] .疾病监测,2001,16(8):286-290. 被引量:6
5 腾学敏,张军,哈群,丁亮,单爱兰,夏卫东.天津市红桥区1997~2003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状况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04,20(6):77-78. 被引量:1
6 梁彩云,熊远,姚智慧,邱季春,狄飚.一株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鉴定[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4,15(3):229-230.
二级引证文献12
1 何明忠,潘永全,赖国旗,谭毅.实验大鼠流行性出血热感染的综合预防措施探讨[J] .四川动物,2005,24(2):197-198. 被引量:2
2 唐小云,张晓莉,宋宝辉,刘亚威,于新慧.实验室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4例报告[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97-497. 被引量:11
3 杨晓毅.2002-2004年天津市预防医学门诊疫苗使用情况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2):887-888. 被引量:3
4 潘志明,周端华,陈小霜,罗雷,郭荣同,高雨藩,唐锡美,刘小宁.广州市鼠、蚤分布及自然疫源性疾病调查[J] .热带医学杂志,2006,6(2):202-203. 被引量:3
5 董琦.实验动物流行性出血热的感染、传播与预防[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5):76-77. 被引量:1
6 罗雷,董智强,王玉林,刘于飞.广州市一起肾综合症出血热实验室感染事件的调查与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2):85-87. 被引量:4
7 董智强,罗雷,王玉林,刘于飞,李美霞,杨智聪.广州市某高校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调查与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0,26(1):14-15. 被引量:18
8 黄彩琼,禤汝流,黄晋飞.清远市2008年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2):190-191.
9 冯华妹,黎金祥,李宗有,姚翠银.2005~2010年增城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形势及防制效果[J]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8):977-978. 被引量:3
10 景钦隆,罗雷,肖新才,许杨,宋韶芳,狄飚,王鸣,陆家海,杨智聪.2001-2010年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15-18. 被引量:24
1 汪涛,杜平.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异性检测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2,19(8):338-340.
2 赵军.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探讨[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9):123-124. 被引量:3
3 Affleck A.G.,Littlewood S.M.,牛新武.有非典型皮损特征的成人Still病[J]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0(9):17-17.
4 黄兆铨,周颖,秦南屏.心脏常见综合征误诊病毒性心肌6例[J] .浙江医学,1994,0(S1):49-50.
5 徐益明,金美玲.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并发肺肾综合征五例临床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2009,26(11):759-761.
6 梁彩云,熊远,邱季春,狄飚,姚建明.从广州市白云山褐家鼠肺组织中分离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J] .广东卫生防疫,1999,25(3):31-33.
7 董文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常见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3):3072-3073. 被引量:1
8 左祝华,高尚峰,孙晓鸣.献血者检测ALT作用的初步探析[J] .江西医学检验,2004,22(5):468-468. 被引量:1
9 我国研制成功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基因芯片[J] .广西医学,2009,31(5):632-632. 被引量:1
10 谢君辉,贺冶冰,陈复琼,何晓峰,姚颖.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引起的以肺肾综合征为表现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诊应对[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2):171-173.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