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7,共4页
Statistics & Decision
同被引文献46
-
1多恩布什 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
2赵忆宁.市场秩序混乱的八种现象[J].瞭望新闻周刊,2001,12.
-
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21.
-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6.[N].参考消息,2002-01-31(8).
-
7.[N].经济日报,2002-03-01(2).
-
8.[N].经济日报,2002-03-14(4),2003-02-25(1).
-
9.[N].经济日报,2002-11-21(13)及2003-03-01(4).
-
10.[N].中国财政报,1999-04-10(1).
引证文献10
-
1李时华.提高消费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探求,2003(3):7-10.
-
2陈端计.二元短缺型经济:对当前中国经济状况的基本认识[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2(3):12-13. 被引量:1
-
3彭玲,陈端计.启动中国经济的症结与对策分析[J].三明学院学报,2002,20(3):65-69.
-
4陈端计.中国目前经济过剩运行根源新解[J].嘉应大学学报,2001,19(4):36-42. 被引量:2
-
5陈端计.扩大内需的现状与展望[J].消费经济,2001,17(6):36-38. 被引量:1
-
6陈端计.扩大内需的基点选择[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5(5):36-39.
-
7陈永.21世纪初叶启动中国经济的主要障碍与治理对策[J].嘉应大学学报,2002,20(4):27-30.
-
8陈端计.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三元经济失效及其制度修正[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1):117-120.
-
9陈端计.有效供给: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取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4):154-157. 被引量:1
-
10陈端计.有效供给: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5(1):6-9.
二级引证文献5
-
1何静.过剩经济时空运行规律初探[J].华东经济管理,2004,18(5):51-53. 被引量:1
-
2谢超峰,范从来.有效需求不足还是有效供给不足——新常态下经济波动因素的识别与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7,33(2):35-43. 被引量:3
-
3杨永恒,田新民.基于经济增长视角下的北京市最优收入差距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7X):5-6.
-
4南振兴,田学斌.关于刺激消费问题的理论反思[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1):70-74. 被引量:3
-
5农贵新.中国过剩经济根源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6):11-14.
-
1朱信凯,李萌,李海鹏.“十一五”期间我国水产品供给与需求预测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4,25(12):29-34. 被引量:9
-
2逯建.论新古典经济学诞生的标志[J].生产力研究,2009(17):12-15. 被引量:1
-
3侯晓东.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索洛余值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6(7):78-80. 被引量:6
-
4陈惠雄.生命成本与供需均衡——对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问题的思考[J].消费经济,1999,15(2):51-53. 被引量:7
-
5茅于轼.价格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J].改革与战略,1985,1(1):24-27.
-
6侯晓东.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基于市场供需均衡理论比较视角[J].当代经济,2016,33(19):4-6. 被引量:9
-
7赵晓.“摩尔定律”是供需均衡的特例[J].IT经理世界,2004(10):117-118.
-
8孙国敏.内需拉动转型经济增长方式探析[J].财经界,2010(2):56-56.
-
9李协和.论社会总供需的失衡及对策[J].鹭江大学学报,1995(1):19-23.
-
10王元地.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2004,19(1):27-29.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