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施为性本质及其表达方式——以张承志小说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意义是以言行事,研究语言的施为性和交流性。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本质特性即表现为这种施为性和由这种施为性带来的具有历史内涵的交流性。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施为性本质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作家的技巧性选择、文本语言、主题意象、接受效果等。从言语行为理论三个结构性层次:"以言表意""以言行事"和"以言取效"来分析民族作家作品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认识。
作者
王委艳
机构地区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
出处
《前沿》
2013年第7期160-163,共4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言语行为理论
民族文学
施为性
民族性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J. L. 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p.21.
2
J. R Searl,“The logical status of fictional discourse” New Literaryhistory 6 (1975):327.
3
Michael Kearns,Rhetorical Narratology,University of NebraskaPress, 1999 ,p26.
4
刘俐俐.
“美人之美”为宗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几个论域[J]
.文艺理论研究,2010(1):61-68.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费孝通.
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被引量:454
2
刘俐俐.
论萨义德《东方学》的文艺学方法论意义[J]
.东方丛刊,2001(1):1-13.
被引量:1
3
汉·许慎.《说文解字》,宋·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
4
刘俐俐.《建设当代意义的民族文学理论-我国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历史、现状与前瞻》[J].社会科学报,2009,5.
5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修订版),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第20页,第19-25页.
6
[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96-187页,第56-63页.
7
[意]维柯.《新科学·英译者的引论》(上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03页,第44页.
8
《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德)孔汉思库舍尔编,何沪光译.《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第12页,第168页.
9
尤西林提交给2009年8月2-6日黑龙江大学举办的“文学研究、文化政治与人文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
10
刘俐俐.
汉语写作如何造就了少数民族的优秀作品--以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的作品为例[J]
.学术研究,2009(4):134-141.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6
1
梅雨青.
近十年民族文化研究述评[J]
.科教导刊,2019,0(35):155-157.
2
刘俐俐.
我的学术选择及反思[J]
.粤海风,2011(2):55-58.
被引量:1
3
傅钱余.
黑格尔美学思想对民族文学理论的启示举隅[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9(1):101-105.
4
傅钱余.
民族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研究[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114-117.
5
李长中.
少数民族文学的公共性与“多民族文学史观”之检讨[J]
.学术论坛,2013,36(11):122-128.
被引量:1
6
傅钱余.
民族文学“民族性”的研究范式新议[J]
.天府新论,2014(4):156-160.
被引量:2
7
陈志华.
中华多民族史观视阈下民族文学批评范式思考[J]
.文艺论坛,2018(1):99-105.
8
李长中,李小凤.
多民族文学:文学史的边界与转向[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0(3):172-180.
被引量:1
9
徐休明.
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研究述评[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5):87-91.
10
龚举善.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总体研究的方法论选择[J]
.民族文学研究,2016,34(4):32-50.
被引量:7
1
段德宁.
施为性:从语言到图像[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2):182-187.
被引量:8
2
王晓敏.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对文学语言施为功能的发现[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0(6):67-68.
3
刘巍.
浅析艾丽丝·沃克成长小说中言语行为理论下黑人男性成长蜕变——以《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为例[J]
.才智,2016,0(7):194-194.
4
李艳慧.
浅析诗歌的意象之美[J]
.成功,2012(6):274-275.
被引量:2
5
张瑜.
言语行为理论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J]
.学理论,2009(15):52-54.
6
苏勇.
解构批评之文学观[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95-99.
7
杨春时.
中国感性现代性的缺失与通俗文学合法性的不足[J]
.文艺争鸣,2007(9):82-89.
被引量:7
8
徐乃为.
试论宋诗“味同嚼蜡”的本因[J]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1):18-22.
9
李国辉.
近体诗声律的“镜像”效果及声律的本质特征[J]
.台州学院学报,2010,32(1):53-55.
被引量:2
10
袁治中.
诗五首[J]
.青年文学,2009,0(18):135-137.
前沿
2013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