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7-19,共3页
Construction Economy
同被引文献21
-
1杨建龙.国际建筑业现状与趋势[J].施工企业管理,2005(4):52-54. 被引量:10
-
2魏保平.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浅析[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5(3):42-43. 被引量:5
-
3赛大委.国际工程无捷径可走——当前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施工企业管理,2006(4):75-77. 被引量:2
-
4陈勇强,胡佳,贾冰.美国工程总承包市场的发展及其启示[J].国际经济合作,2007(3):56-59. 被引量:13
-
5龚业明,蔡淑琴,张金隆.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1999(10):44-50. 被引量:4
-
6郭建新.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6):98-99. 被引量:15
-
7李光辉.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1,31(5):48-50. 被引量:3
-
8孙玉宝.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国际经济合作,2013(10):78-80. 被引量:7
-
9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11):5-9. 被引量:367
-
10李淑静,贾吉明,王秀丽.“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3(7):15-17.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5
-
1姚聪德.进军印度工程承包市场:机遇、问题及建议[J].时代经贸(下旬),2007(06X):77-79. 被引量:1
-
2谭恒.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分析及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1):63-64. 被引量:4
-
3侯渡舟,张岩.中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现状及策略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1):39-41. 被引量:13
-
4张奇琪.浅析印度工程承包市场[J].时代经贸(下旬),2013(4):181-181. 被引量:1
-
5何叶荣,郭雨.“一带一路”政策下我国国际工程承包的发展机遇[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4):53-5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0
-
1何素珍.我国工程公司国际化经营之战略管理[J].石油化工建设,2012,34(4):33-35. 被引量:3
-
2缪东斌.按项目进行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4):367-368.
-
3郝林平.浅议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风险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0(35):123-123. 被引量:1
-
4金峰.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环境分析方法[J].工程管理学报,2011,25(3):260-265. 被引量:5
-
5芦笑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风险及应对[J].中国国情国力,2011(8):55-57.
-
6芦笑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1,9(16):13-15.
-
7黄永娇.从老挝市场看我国对东盟国家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市场,2011(32):46-47. 被引量:2
-
8吴施楠.国际工程承包工程中的管理及对策思考——以印度工程承包为例[J].经济视角(中),2011(7):76-77. 被引量:2
-
9芦笑丹.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经济论坛,2011(8):93-95.
-
10杨友志.国际工程业务施工初步探索[J].企业研究(理论版),2012(8):133-133.
-
1李君,毛磊.WTO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0(4):17-18. 被引量:2
-
2谭建明,邓功.检验检疫与国际接轨的四要素[J].中国检验检疫,2000(8):7-8.
-
3李君,毛磊.WTO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建筑经济,2000,21(5):21-22. 被引量:2
-
4谢杰,胡寿平.完善商检对生产企业的管理职能[J].中国检验检疫,1999(1):13-13.
-
5王春莉.贯彻实施ISO9000族标准迎接“入世”挑战[J].轴承工业,2000(10):22-24.
-
6陶武盛.严格把关 热情服务 为促进安徽外向型经济发展作贡献[J].中国检验检疫,1999(1):16-17.
-
7涂艳.企业,不有再漠视“绿卡”[J].中外经贸信息,2000(16):16-16.
-
8张晓东,刘炜,刘向东.浅谈贸易技术壁垒的对策[J].质量指南,2002,0(4):43-44.
-
9何松新.认证了什么?[J].广东质量,2003(5):53-53.
-
10祎柏.第一百货的又一项“第一”[J].上海改革,1996(12):2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