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刑事诉讼法》对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的积极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12年3月14日,《开0事诉讼法修正案》获得人大通过。这部被法律界称之为“小宪法”的刑诉法完成了第二次“大修”,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一项项最新修改,体现着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一条条最新规定,彰显着保护民生的立法原则。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又往前进了一大步。
作者
徐琳
机构地区
中共开原市委党校
出处
《中文信息》
2013年第3期90-91,共2页
Chinese Information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修正
积极意义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刘宪权.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31-738.
2
古津贤.
谈我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以人权保障为视角[J]
.法学杂志,2009,30(3):23-25.
被引量:7
3
张晓东.
也论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J]
.法学评论,2001,19(6):73-79.
被引量:19
4
陡明韬,马辉.
试论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人权保障[J]
.天府新论,2007(B12):252-253.
被引量:1
5
马俊.
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是大势所趋[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4):65-68.
被引量:3
6
田晓辉,巴信勇.
论非法证据的效力及建立排除规则的构想[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65-68.
被引量:5
7
冯哲.
论审前羁押与人权保障[J]
.当代法学,2002,16(10):49-52.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唐亮.
中国审前羁押的实证分析[J]
.法学,2001(7):29-35.
被引量:74
2
付春艳.
我国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立法[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20(5):15-17.
被引量:1
3
陈瑞华.
审前羁押的法律控制——比较法角度的分析[J]
.政法论坛,2001,19(4):97-110.
被引量:144
4
姚建涛.
浅析人权保障与刑事诉讼改革[J]
.理论界,2005(8):169-170.
被引量:1
5
侯晓焱.
美国刑事审前分流制度评介[J]
.环球法律评论,2006,28(1):121-127.
被引量:24
6
牟瑞瑾.
从人权保障的视角看刑事诉讼法的修改[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367-371.
被引量:1
7
李想.
《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与刑事强制措施的完善[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62-64.
被引量:2
8
[1]陈朴生.比较刑事证据法略论[M].台湾:汉林出版社,1984.285-287.
9
[3]J·B·道森.英联邦成员对非法取得的证据采证问题的若干法律规定[N].法学译丛,1983,(4).
10
徐静村.《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62页.
共引文献
38
1
王虎华,宋尚聪.
我国法院在非涉外案件中适用条约的困境和出路[J]
.河北法学,2024,42(5):127-144.
被引量:1
2
胡城军.
关于“国际法”定义的思考[J]
.时代法学,2003,1(1):71-76.
被引量:1
3
徐德刚,雷连莉.
论审前羁押与人权保障[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5):69-73.
被引量:3
4
朱晓青,张少瑜.
国际法学研究述评[J]
.法学研究,2002,24(1):154-160.
被引量:1
5
白露.
国际法在我国的适用问题[J]
.法制与社会,2008(28).
被引量:2
6
崔洁.
对非法证据及其排除规则的质疑和对策[J]
.研究生法学,2005,20(2):54-70.
7
杨剑波.
羁押救济制度研究——基于人权视角的分析[J]
.政法学刊,2005,22(5):5-8.
被引量:6
8
张颖.
重货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写在陕汽商用车产业园投产之即[J]
.汽车与配件,2006(4):18-19.
9
徐燕平.
构建和谐社会与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J]
.犯罪研究,2006(3):61-63.
10
李金.
浅谈WTO规则在国内的适用[J]
.社会科学战线,2007(4):312-313.
1
陈志恒.
盗窃罪司法认定的几个问题——《刑法修正案(八)》的法律适用总结[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9):128-129.
被引量:4
2
杨佩,靳燕.
让“蓝天白云常在”的梦想照进现实——省政协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综述[J]
.协商论坛,2016,0(10):6-11.
3
卢贤明.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十大亮点[J]
.政府法制,2012(13):16-17.
被引量:2
4
叶再春.
新刑事诉讼法之于新闻报道的影响分析[J]
.阅江学刊,2012,4(6):48-52.
5
罗开卷.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中的罪名关系及选择[J]
.人民司法,2012(9):25-29.
被引量:4
6
凌新.
改革应坚持以民生权为中心[J]
.学习月刊,2012(5):20-20.
被引量:2
7
潘丽媛.
刑诉法修改,彰显人权保障理念[J]
.上海人大月刊,2011(12):49-49.
8
刘长.
法律界呼吁启动聂树斌案再审[J]
.新世纪周刊,2011(37):89-89.
9
廖文根.
刑诉法“大修”五大看点[J]
.政府法制,2011(28):36-37.
10
薄冰.
将“宽严相济、保护民生”进行到底——解读刑法修正案(八)[J]
.江淮法治,2011(7):40-41.
中文信息
201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