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吉林蛟河林区樟子松造林技术初报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樟子松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在东北多地进行人工造林,对吉林蛟河林区樟子松造林技术进行初步总结。
作者
寇万民
贾晓丽
赵杰
机构地区
吉林蛟河拉法林业工作站
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哈尔滨市林业局
出处
《林业实用技术》
2013年第6期20-21,共2页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关键词
蛟河林区
樟子松
造林技术
分类号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1
韩国忠.
缓坡丘陵风沙区樟子松育苗与造林技术[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7(4):47-48.
被引量:4
2
刘继忠.
樟子松造林技术[J]
.内蒙古林业,2009(9):19-1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
1
莎茹,王洪体.
基质与施肥对樟子松幼苗培育的影响[J]
.内蒙古林业科技,2013,39(1):40-43.
被引量:3
2
魏巍,王亚丽.
浅析樟子松沙地育苗与荒漠造林措施[J]
.陕西农业科学,2015,61(9):75-76.
被引量:4
3
宋丽芬,王月霞.
樟子松沙地育苗与荒漠造林措施[J]
.绿色科技,2015,17(10):79-8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8
1
沈海龙,李世文,胡详一,陈爱民,管清波.
东北东部山地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5,23(3):33-39.
被引量:9
2
苏红军,赵锋,李洪光.
沙地樟子松生长规律的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05,18(5):12-13.
被引量:19
3
刁淑清,沈海龙,潘建中,徐程杨,韩国君.
樟子松人工幼林密度与个体生长指标的关系[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6):4-7.
被引量:21
4
焦树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与生长趋势的初步探讨[J].辽宁林业科技,1983,(1):9-15.
5
王士君,王守瑞.樟子松生态特性及人工林生长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1990(樟子松专辑):53-56.
6
王占义,冯国臣,宣义芳,等.樟子松在沙地上的生长情况调查[J].吉林林业科技,1986(6):28-31.
7
丁宝永.樟子松人工幼林年生长周期的探讨[J].林业科学,1966,11(2):152-154.
8
赵玉章.
辽宁吉林黑龙江省樟子松人工林考察报告[J]
.辽宁林业科技,1990(2):52-57.
被引量:4
9
班宏娜,刘兆刚.
帽儿山林场樟子松人工林光辐射分布的研究[J]
.森林工程,2010,26(2):20-23.
被引量:6
10
刘晓兰.
塞罕坝地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规律及经济效益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118-11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丛健,沈海龙.
东北东部山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阶段划分和生长进程分析[J]
.森林工程,2016,32(3):16-20.
被引量:7
2
刘林.
樟子松人工林造林及管理技术[J]
.南方农业,2021,15(33):64-6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王鹏,万盼.
小陇山人工油松幼苗苗高生长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33(4):100-104.
被引量:2
2
许雅雅,常德龙,胡伟华,黄文豪,张云岭,谢青.
变色木材高效脱色剂及脱色工艺参数优选[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8,46(12):94-97.
被引量:3
3
周梦丽,雷相东,国红,段光爽,阎晓旺.
基于TWINSPAN分类的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发育阶段划分[J]
.林业科学研究,2019,32(3):49-55.
被引量:7
4
白天恒,徐畅,韩艳刚,周晏平,赵国军.
基于Richards方程的樟子松人工林生长阶段划分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1):121-123.
被引量:2
5
沈海龙,崔晓坤,孙海龙,赵德海.
东北东部樟子松幼林生长与立地因子关系研究[J]
.森林工程,2020,36(3):12-20.
被引量:9
6
柯小龙,周春国.
基于MVVM架构的解析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J]
.森林工程,2021,37(1):18-27.
被引量:12
7
安妍俐.
樟子松容器育苗及抗旱造林技术[J]
.林业勘查设计,2023,52(2):1-4.
被引量:1
8
宋慧芳,党晓宏,高永,蒙仲举,孙艳丽.
基于MaxEnt模型的内蒙古自治区樟子松潜在分布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3,41(2):203-208.
被引量:7
9
吴继文.
吉林长春地区樟子松育苗与造林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11):138-140.
被引量:1
10
武慧蓉,王庆成,张勇,徐立清,于均屹.
中国东北东部山区19年生脂松的引种效果[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4,52(1):1-5.
1
郑麟模,金范植.
ABT生根粉在樟子松造林上应用的研究[J]
.吉林林业科技,1991,20(3):3-4.
2
孙少辉,张桂梅,南海涛,张春晖.
三北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探讨[J]
.防护林科技,1999(1):50-51.
被引量:3
3
杨学武.
樟子松造林技术要点[J]
.吉林农业,2015(11):103-103.
被引量:2
4
王仁德.
对樟子松造林几个问题之浅见[J]
.陕西林业科技,1997,21(1):67-68.
5
谷曼.
樟子松造林首选容器抗旱造林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11):47-47.
被引量:3
6
王继鲜,郭剑亮.
黄土丘陵沟壑区樟子松造林技术研究[J]
.内蒙古林业科技,1999(1):7-9.
被引量:1
7
滕连锁.
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将大面积发展樟子松造林[J]
.防护林科技,1995,8(1):47-48.
被引量:1
8
辛峰,刘常玲,赵志新,李梦钗.
樟子松育苗造林技术[J]
.河北林业科技,2000(S2):70-72.
9
梁富仁,张彦军.
北疆樟子松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要点[J]
.新疆林业,1995,0(2):38-39.
10
赵文华.
樟子松造林技术要点[J]
.农业与技术,2013,33(3):108-108.
被引量:1
林业实用技术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