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5-9,共5页
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二级参考文献20
-
1韦宗,阿江.行政诉讼立法要论[J].中国法学,1988(6):11-20. 被引量:8
-
2雷喻义,许之景,宋晓辉.行政机关执法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1988(4):42-46. 被引量:4
-
3罗豪才,姜明安.我国行政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法源[J].法学研究,1987,9(4):1-7. 被引量:10
-
4朱维究.试论我国的行政诉讼[J].法学研究,1984,6(4):14-20. 被引量:4
-
5应松年.论行政程序法[J].中国法学,1990(1):37-44. 被引量:10
-
6姜明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J].中外法学,1989,1(1):39-42. 被引量:9
-
7莫纪宏.法律评价的过程及其标准[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6):35-41. 被引量:1
-
8杨海坤.试论行政法律责任的实现[J].学习与探索,1989(2):70-74. 被引量:2
-
9张征.试论我国社会主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0,12(5):30-35. 被引量:1
-
10李宗兴.也论政府规章的法律地位[J].政治与法律,1989(1):41-4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5
-
1贺伟.浅析行政事实行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S1):381-382.
-
2张婧.行政事实行为与相关概念辨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S2).
-
3吴强.行政事实行为浅论[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4):74-77. 被引量:3
-
4何丽杭.食品安全行政“曝光”的法律分析——与德国案例的研究对比[J].东方法学,2010(5):151-160. 被引量:4
-
5杨勇萍.行政事实行为比较研究[J].法学评论,2002,20(2):78-83. 被引量:14
-
6刘飞.行政事实行为的可诉性分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2):90-94. 被引量:3
-
7李瑶.浅析行政事实行为的若干问题[J].甘肃农业,2005(10):116-116.
-
8卢婧.对行政事实行为的法律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70-71.
-
9苏雅.行政事实行为问题的探讨[J].前沿,2007(8):105-107. 被引量:1
-
10刘慧.试论行政事实行为[J].前沿,2008(3):93-95.
同被引文献75
-
1王晨.行政委托内涵之重构[J].行政与法,2008(11):81-83. 被引量:7
-
2周佑勇.论行政作为与行政不作为的区别[J].法商研究,1996,14(5):74-78. 被引量:50
-
3杨建顺.关于行政行为理论与问题的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1995(3):7-11. 被引量:34
-
4皮纯协,吴德星.行政行为分类的研究[J].政治与法律,1991(6):21-23. 被引量:2
-
5杨海坤.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构想[J].法学评论,2003,21(1):101-110. 被引量:10
-
6莫于川.行政职权的行政法解析与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2004(C00):74-81. 被引量:55
-
7黄学贤.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则研究[J].中国法学,2004(5):45-51. 被引量:115
-
8姜明安.制定行政程序法应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J].政法论坛,2004,22(5):16-22. 被引量:19
-
9余军,尹伟琴.对作为行政诉讼“通道”的功能性概念的再认识[J].政法论坛,2005,23(1):84-91. 被引量:9
-
10叶必丰.行政行为的分类:概念重构抑或正本清源[J].政法论坛,2005,23(5):36-46.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10
-
1叶必丰.行政行为的分类:概念重构抑或正本清源[J].政法论坛,2005,23(5):36-46. 被引量:29
-
2弘章,周瑞军.建议立法上取消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划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6):39-40.
-
3郝晶.对我国行政行为类型化研究的一点思考[J].前沿,2010(16):106-108. 被引量:3
-
4王麟.行政行为附款的几个问题[J].行政法学研究,2011(3):28-35. 被引量:1
-
5石磊.非类型化行政行为可诉性思考[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4):128-128. 被引量:1
-
6李大勇.行政行为分类的逻辑考量[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31(5):54-61. 被引量:9
-
7李敏.论行政审批下放的立法完善[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17(6):92-97. 被引量:1
-
8李敏.行政法视野中的行政委托制度重构[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2):78-84. 被引量:2
-
9张向东.作为行政法学基本范畴的行政决策及其证立[J].学术研究,2020(4):73-78. 被引量:3
-
10俎璐.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理论研究的实践转向——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地位的再思考[J].西部法学评论,2022(4):42-5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9
-
1代海军.行政命令与行政处罚的事实错位及逻辑矫正——以安全生产为视角[J].行政法论丛,2021(1):155-171.
-
2沈广明.比较法研究的理想范式——《法治国下的目的性创设》述评[J].公法研究,2020(1):363-375.
-
3胡锦光,刘飞宇.2005年行政法学学术研究回顾[J].法学家,2006(1):53-56. 被引量:1
-
4应松年,何海波.行政法学的新面相:2005-2006年行政法学研究述评[J].中国法学,2007(1):136-146. 被引量:11
-
5李轶.教育行政:是什么、做什么——对某省教育行政机构组织结构、职能和行为的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5(2):157-171. 被引量:13
-
6朱新力,唐明良.现代行政活动方式的开发性研究[J].中国法学,2007(2):40-51. 被引量:61
-
7杨阳.行政调查内在基准之系统考察[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6):117-120.
-
8杨阳.程序基准与行政调查:自我拘束原则的实现[J].求索,2007(11):58-60.
-
9余作春.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可诉性——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解析[J].法制与经济,2008,17(10):30-32. 被引量:4
-
10黄学贤.形式作为而实质不作为行政行为探讨——行政不作为的新视角[J].中国法学,2009(5):41-52. 被引量:52
-
1皮纯协,吴德星.行政行为分类的研究[J].政治与法律,1991(6):21-23. 被引量:2
-
2王欢,卢护锋.非强制行政行为概念的功能分析——基于行政行为分类视角的考察[J].长白学刊,2011(1):89-93.
-
3王雅琴.论瑕疵行政行为分类及其补救[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23(S2):19-20.
-
4李艳,王可利.论行政行为概念的界定——以新《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变化为视角[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1):56-59.
-
5谷玲.作为范畴意义上的行政行为[J].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4):189-189.
-
6葛翔,曾翔.论给付之诉的类型化——履行法定职责案件的实务思考[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18):81-82.
-
7章志远.新《行政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对行政行为理论的发展[J].政治与法律,2016(1):2-9. 被引量:27
-
8刘志坚,宋晓玲.对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分类的逻辑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2):111-115. 被引量:6
-
9王麟.行政附款行为属性三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29(4):115-120. 被引量:2
-
10关保英.行政行为的法律分类构想[J].东方法学,2009(4):60-70.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