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虚无主义的症状、成因与马克思论虚无主义的克服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虚无主义问题是现时代的主要文化症候。积极应对和克服虚无主义是当前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其目的是推进精神文化的健康走向。虚无主义的出现根源于形而上学的本性、主客体对立思维方式以及工具理性的盛行。马克思和尼采、海德格尔等人在这一问题上有共同的问题域,却不同的处理方式。后两者均表现为文化保守主义,马克思则通过变革形而上学,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激进批判,同时提出科学社会主义构想,为克服当下虚无主义状况提供了积极丰富的思想资源。
作者 黄学胜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哲学系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3-178,共6页 Probe
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2年)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2ZX1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 1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M].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83.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3杨金华.当代中国虚无主义思潮的多元透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4):117-123. 被引量:29
  • 4海德格尔.尼采(下)[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669-670.
  • 5关少棠.尼采与海德格尔[J].科学·经济·社会,1999,(4).
  • 6海德格尔选集(上)[M].孙周兴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P382.
  • 7海德格尔选集(下)[M].孙周兴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777.
  • 8贾丽民.现代性三重困境及其内在逻辑探析[J].理论探讨,2011(1):69-71. 被引量:3
  • 9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 10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25.

二级参考文献61

共引文献6935

同被引文献24

  • 1欧阳康.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J].江海学刊,2006(1):31-38. 被引量:22
  •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03.
  • 3张汝伦.黑格尔与启蒙——纪念《精神现象学》发表200周年[J].哲学研究,2007(8):44-53. 被引量:18
  •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5康德 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0-171.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 9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 10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贺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