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朱陆·孔佛·现代思想——佛学与晚明以来中国思想的现代转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张志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本书关切的核心主题主佛学与晚明以来中国思想的现代转换思问题,围绕此一主题,集中探讨了如下几个贯穿于晚明以来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议题:一是孔佛会通是否也是一种新文化?二是现代条件下成德之学如何讲?三是共和之后,教化任务由谁承担?本书重点探究了彭绍升、章太炎、欧阳竞无等思想人物,特别对近代唯识学复兴的思想史脉络进行了深入解析。
作者
张志强
出处
《佛学研究》
2012年第1期137-137,共1页
Buddhist Studies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现代转换
晚明
现代思想
佛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核心主题
张志强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1
高瑞泉.
“天人合一”的现代诠释——冯契先生“智慧说”初论[J]
.学术月刊,1997,29(3):8-14.
被引量:8
2
郭美华.
道德与生命之择——《孟子·告子上》“鱼与熊掌”章疏释[J]
.现代哲学,2013(6):110-117.
被引量:6
3
郭美华.
致良知与性善——阳明《传习录》对孟子道德哲学的深化[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4(5):5-13.
被引量:2
4
郭美华.
性善论与人的存在——理解孟子性善论哲学的入口[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4):26-34.
被引量:4
5
高瑞杰.
本源与过程的展开——孟子性善论再探[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5):60-66.
被引量:2
6
郭美华.
道德存在的普遍性维度及其界限——朱熹对孟子道德哲学的“转戾”与“曲通”[J]
.哲学动态,2019,0(6):44-55.
被引量:2
7
郭美华.
道德觉悟与道德行动的源初相融之在——王阳明知行合一论之道德——生存论意蕴[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4(6):13-1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高瑞杰,郭美华.
道德生存与天命的分合及其意蕴--以朱熹与阳明对《孟子·尽心》首章诠释为中心[J]
.浙江社会科学,2021(6):117-12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袁永飞.
《黄帝内经》“神明”新探[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3(4):18-24.
被引量:1
1
张志强.
张志强:“有容乃大”[J]
.今日教育,2009(4):6-6.
2
安宇.
宗教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阿部正雄《佛教》解读[J]
.西夏研究,2015(3):125-128.
3
H.克拉斯尼科夫,李由.
东正教伦理学[J]
.世界宗教文化,1984(1):28-33.
4
胡艳杰.
彭绍升佛学思想探微[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2):102-106.
被引量:4
5
傅良瑜.
《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解读[J]
.中国编辑,2005(3):9-9.
6
潘国彦.
《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读书札记[J]
.出版史料,2005(4):39-40.
7
张志强.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评介[J]
.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2):62-65.
被引量:3
8
袁宏禹.
王恩洋唯识学思想的特色及其时代意义[J]
.五台山研究,2009(2):3-8.
9
梁漱溟.
纪念熊十力先生[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2(4):172-174.
10
蒲长春.
印顺与欧阳竟无的如来藏思想的差异——《大乘起信论》的争议[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16-20.
佛学研究
201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