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理论在笔迹检验工作中的应用
出处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3期52-53,共2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
1葛艳萍,路忠郎.对笔迹检验中差异点的几点认识[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7(2):66-67. 被引量:1
-
2梁桦.我国民主党派性质的模糊性问题刍议[J].湖南社会科学,1997(1):77-79.
-
3连豫晋.浅谈综合评断中对笔迹特征定量与定性的分析[J].广东公安科技,1998,0(3):49-50.
-
4孙晓华.签名案件检验小议[J].广东公安科技,1998,0(3):47-48.
-
5白静.性侵犯案件中被告人品格证据的本土化研究——基于法律逻辑学之模糊理论[J].法制与经济,2010,19(6):19-20.
-
6刘建明.对变化笔迹进行检验应注意的问题[J].天津检察,2012(5):41-43.
-
7林建云.刑法规范模糊性的释明——以刑法的实质解释为原则[J].企业导报,2013(8):160-160.
-
8张兰.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AHP-Fuzzy综合评价法[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25(3):90-92. 被引量:1
-
9李继民,杨梦兰,胡启芬.微量物证检验鉴定结论的综合评断[J].广东公安科技,2000(3):12-15.
-
10邵祖峰.基于模糊理论的警察素质评价[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15(4):56-5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