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剖析“诗心”播种美——浅谈吴思敬先生的诗歌评论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国当代诗坛,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吴思敬先生的盛名。有人在文章中称吴先生是诗坛的引渡者、持灯者,有人称他为诗坛的仁者和智者,还有人称他为诗坛的探路者和旗手,称谓虽各不相同,却都显示着人们对吴先生为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在这些称谓的背后,还反映了人们的一个共识,这就是:中国当代诗坛虽然纷纷攘攘、众声喧哗,吴思敬先生的诗学研究和诗歌评论却是一座绕不开的重镇,也必将是考察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生态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坐标。
作者 李文钢
出处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83,共3页 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吴思敬.牛汉:新诗史研究的重要课题[J].湖南社会科学,2005(5):127-130. 被引量:5
  • 2吴思敬.《走向哲学的诗·后记》,见《走向哲学的诗》,382页,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 3吴思敬.《(乡愁)赏析》,见傅天虹主编.《汉语新诗名篇鉴赏辞典》(台湾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年版.
  • 4吴思敬.《山的凝重,水的灵动--<黄河魂>印象》,载《文艺报》2004年4月27日.
  • 5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五分册),383页,李宗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 6吴思敬:《诗歌的批评标准》,《诗学沉思录》,222页,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1.
  • 7吴思敬.《童话诗人:顾城》,见《顾城精选集》,8页,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 8吴思敬.新诗:呼唤自由的精神——对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的几点思考[J].文艺研究,2010(3):35-42. 被引量:22
  • 9吴思敬.《新诗讨论与诗歌的批评标准》,载《福建文学》1981年第8期.
  • 10吴思敬.《欲为诗先修德》,载《中国文化报》2003年3月20日.

二级参考文献20

  • 1俞平伯.白话诗的三大条件[J].新青年,1919,6(3).
  • 2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废名,朱英诞.《新诗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第12页,第13页,第14页.
  • 3《胡适口述自传》第八章“从文学革命到文艺复兴”.《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卷第341页.
  • 4宗白华.《欢欣的回忆和祝贺》.《时事新报》,1941年11月10日.
  • 5艾青.《诗与宣传》.《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96页.
  • 6艾青.《诗的精神》.《诗论》.第134页.
  • 7彭燕郊.《虔诚地走近诗》.《彭燕郊诗文集·评论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94-145页.
  • 8臧克家.《新诗形式管见》.《学诗断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9页.
  • 9卞之琳.《重探参差均衡律--汉语古今新旧体诗的声律通途》[J].香港明报月刊,1992,.
  • 10艾青.诗的形式问题[J].人民文学,1954,(3).

共引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