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油茶林下种养经营模式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6年生油茶林下种植黄花菜、麦冬,养鸡,对林地实施了种养业立体开发,充分利用油茶间隙地,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实现林畜和谐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
作者
章华质
机构地区
福建省大田县林业局
出处
《绿色科技》
2013年第6期25-26,共2页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油茶林下种养
经济效益
经营模式
分类号
S794.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3
1
黄克福.树木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龚丽霞,刘金成,陈美珍.
黄花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2,43(3):57-58.
被引量:10
3
陈小桦.
细叶麦冬在坡地植树造林中的固土护坡作用[J]
.贵州环保科技,2005,11(1):46-48.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2
1
杨福贵.
不同施肥措施对黑荆树引种效果的影响[J]
.林业科技开发,2005,19(3):67-68.
2
黄仕键.
南方红豆杉苗期施肥效应试验[J]
.华东森林经理,2005,19(4):25-28.
被引量:2
3
方正贺.
福清市“两区三线”道路绿化建设对策[J]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237-239.
4
陈养.
钩栗人工育苗技术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2007,21(3):89-90.
被引量:14
5
刘江,陈兴福,杨文钰,文军,杨霞,陈佳,王凤.
四川盆地麦冬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变异分析[J]
.草业学报,2010,19(1):143-150.
被引量:17
6
刘江,陈兴福,杨文钰,张树平,唐英,高娟.
四川盆地麦冬及其近缘植物的同工酶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28(1):35-40.
被引量:3
7
孙满利,王旭东.
植物保护潮湿地区土遗址适应性分析研究[J]
.敦煌研究,2010(6):109-114.
被引量:15
8
李贵友,董学军,张亚辉,孙长伟.
北京乡土常绿地被植物——怀柔禾叶山麦冬引种与栽培技术[J]
.中国园林,2013,29(7):87-92.
被引量:3
9
侯非凡,邢国明,亢秀萍,李森,陈志峰.
不同贮藏温度对4种黄花菜花粉活力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2014,42(1):29-32.
被引量:2
10
李春城.
无公害黄花菜的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4(10):174-174.
同被引文献
10
1
梁瑞军,阳海林,唐嘉锴,张攀.
关于加快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的设想与思考[J]
.湖南林业科技,2009,36(3):85-87.
被引量:13
2
梁文汇,杨菊华,梁斌,马承彪,叶航,黎康.
成年油茶林下种养对油茶林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J]
.广西林业科学,2012,41(1):53-55.
被引量:14
3
杨正华,陈永忠,陈隆升,王瑞,王湘南,杨小胡.
不同林地管理方式对油茶林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8):66-68.
被引量:10
4
莫宝盈,易立飒,奚如春,崔之益,李文峰.
油茶叶片营养诊断分析样品适宜采集期研究[J]
.经济林研究,2013,31(1):13-19.
被引量:30
5
吴春武.
油茶林地散养鸡群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6):92-94.
被引量:4
6
周乃富,谭晓风,袁军.
林下养鸡对油茶林地土壤以及植株养分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8):341-342.
被引量:21
7
聂玉英.
南溪区林下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
.四川林业科技,2017,38(2):136-138.
被引量:2
8
汪丽,王辉,乔富强,张海明.
浅谈山区林下生态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4):178-179.
被引量:7
9
伍彬.
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以衡阳市为例[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1):22-23.
被引量:13
10
温华明,李观群.
林下经济的经营模式与发展趋势[J]
.乡村科技,2016,7(29):89-9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易秀丽.
油茶生态栽培模式和林下养分动态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4):18-18.
被引量:1
2
孔祥灵菱.
林下养鸡对油茶林地土壤及植株养分的影响探究[J]
.兽医导刊,2016,0(8):34-34.
3
刘作云,阳海林,彭忆兰.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衡阳市油茶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9):195-196.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许新桥,倪建伟,耿涌杭.
油茶林下复合经营模式案例分析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2020(1):6-9.
被引量:5
2
刘作云,阳海林.
林—畜—草三元生态种养模式在衡阳市油茶林中的应用[J]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20,7(3):43-48.
被引量:1
3
班美艳.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池市油茶林下经济发展的思考[J]
.农家科技(理论版),2021(8):163-163.
4
刘宝富.
13份油茶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23):93-95.
被引量:2
5
王哲,朱香明.
油茶高效种植及产业发展研究[J]
.湖北林业科技,2023,52(6):55-60.
被引量:4
6
林颖怡,汪勇,李颖.
广东河源特色油茶产业现状与高质量发展对策[J]
.中国油脂,2024,49(6):6-10.
被引量:1
7
文桂喜,潘磊,朱志辉,付静.
不同海拔高度对油茶生长与产量影响[J]
.中国林副特产,2024(3):1-3.
8
李光林.
太湖县林下经济现状及发展对策[J]
.林业科技情报,2019,51(1):73-75.
被引量:2
1
王大昀.
豫北地区林下经济经营模式研究[J]
.新农村(黑龙江),2012(6):81-81.
2
徐小牛,李宏开,胡风华,张尽忠.
安徽马尾松混交林及其经营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23(1):52-67.
被引量:3
3
陈永聪.
火炬松工业原料林经营模式研究[J]
.绿色科技,2012,14(10):87-89.
4
刘灵.
日本更新蜜橘老树新招[J]
.农村百事通,2004,0(2):25-25.
被引量:1
5
嫁接苗如何进行管理?[J]
.广西柑桔,1995,15(1):30-30.
6
苏昭泉.
巨桉乳源木莲复合林经营模式研究[J]
.福建农业科技,2012,43(8):61-63.
被引量:2
7
覃志刚,李荣伟,潘攀.
杜仲水保林经营模式的研究现状[J]
.四川林业科技,1999,20(4):46-50.
被引量:3
8
谭保健.
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被恢复生态经营模式研究[J]
.低碳世界,2014,0(08X):333-334.
9
胡兴宜,杨新忠,王剑南,荣新军.
抑螺防病林林下经济经营模式研究[J]
.湿地科学与管理,2013,9(1):6-9.
被引量:5
10
海明,尚士友,孙立武.
基于GIS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模式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378-379.
被引量:2
绿色科技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