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群体性证券欺诈纠纷解决之路径选择——以仲裁制度为视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群体性证券欺诈行为已成为制约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现行纠纷解决机制却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制度改良的探讨不在少数,但当前一些解决方案并未触及问题的实质。通过对造成当前司法困境的原因进行深层剖析,足以说明将仲裁机制引入该类纠纷处理之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机制引入将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藉此对我国相关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
张宁宇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出处
《研究生法学》
2013年第1期88-97,共10页
Graduate Law Review
关键词
群体性证券欺诈纠纷
诉讼制度失灵
仲裁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0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3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1
王莹丽.
试析我国金融仲裁机制的发展与完善[J]
.上海金融,2011(9):99-103.
被引量:12
2
黄韬.
中国法院受理金融争议案件的筛选机制评析[J]
.法学家,2011(1):114-127.
被引量:29
3
郭雳.
证券集团诉讼的功用与借鉴——一个基于现实的批判性解读[J]
.证券法苑,2010(1):165-191.
被引量:15
4
宋朝武.
仲裁证据的非诉化及其路径选择[J]
.河南社会科学,2010,18(3):61-64.
被引量:7
5
杜新丽.
论争议事项可仲裁性的认定[J]
.人民司法,2008(15):66-71.
被引量:4
6
刘学在.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当事人适格问题研究[J]
.法学评论,2007,25(6):58-65.
被引量:12
7
张春良.
论国际商事仲裁价值[J]
.河北法学,2006,24(6):103-108.
被引量:17
8
耿利航.
群体诉讼与司法局限性——以证券欺诈民事集团诉讼为例[J]
.法学研究,2006,28(3):63-76.
被引量:45
9
张韶华.
证券争议:两种法律解决途径的比较分析[J]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1):20-24.
被引量:4
10
张锐.
证券仲裁——神秘的“英雄”?[J]
.金融法苑,2003(2):22-2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60
1
汤欣.
私人诉讼与证券执法[J]
.清华法学,2007,1(3):92-117.
被引量:52
2
彭冰.
建立补偿投资者的证券行政责任机制 针对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J]
.中外法学,2004,16(5):571-583.
被引量:34
3
金武卫.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主要问题评述[J]
.电子知识产权,2005(2):20-24.
被引量:17
4
毛牧然,周实.
论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J]
.当代法学,2002,16(5):61-63.
被引量:14
5
汪祖兴.
效率本位与本位回归——论我国仲裁法的效率之维[J]
.中国法学,2005(4):113-122.
被引量:37
6
李娟,王阳.
美国集团诉讼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08(34):54-55.
被引量:5
7
张隽.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诉权[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4):45-49.
被引量:1
8
徐卫.
有关《信托法》存在的问题思考[J]
.理论探索,2006(1):146-148.
被引量:1
9
刘韶华.
信托视角下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J]
.法律适用,2006(5):35-38.
被引量:15
10
杨严炎.
论美国的和解集团诉讼[J]
.环球法律评论,2006,28(4):485-490.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36
1
汤欣,陈一新.
投资者保护机构和《证券法》下的普通代表人诉讼[J]
.证券法苑,2020(3):24-47.
2
顾成博,林可.
证券代表人诉讼制度研究[J]
.中国物价,2021(2):85-88.
被引量:1
3
李海龙.
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前置程序研究——公共执行与私人执行关系变迁的考察视角[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2):148-165.
被引量:9
4
曹兴国.
国际投资仲裁效率的追求、反思与平衡[J]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4):194-203.
被引量:7
5
张巍.
美式股东集团诉讼问题与矛盾[J]
.投资者,2020(2):165-180.
被引量:5
6
周殿梁,张曦.
商事仲裁一裁终局制度的理解与适用——以“一事两诉”在意思自治背景下的否定评价为视角[J]
.晟典律师评论,2020(1):160-183.
7
刘伊科.
我国证券欺诈民事赔偿诉讼形式研究[J]
.广东经济,2017,0(10X):218-220.
8
郜尔彬.
论我国证券民事赔偿纠纷诉讼解决机制的完善[J]
.政法学刊,2012,29(5):26-33.
被引量:1
9
肖芳,李杰.
我国金融争议解决机制的多元化——关于我国金融争议解决机制研究的文献综述[J]
.北京仲裁,2012(1):25-39.
被引量:3
10
朱伟一.
关于金融纠纷仲裁的若干问题[J]
.北京仲裁,2012(1):82-95.
1
陈建国.
浅论合同诈骗罪与合同欺诈纠纷的界限[J]
.时代法学,1999(5):79-79.
被引量:1
2
韩福东.
商品房“非生活需要”时代?[J]
.现代工商,2002(19):55-55.
3
程永东,郭文亮.
民主监督要靠有效制度保障——从“表哥”“房叔”落马看我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失灵与修复[J]
.求实,2013(4):53-56.
被引量:2
4
孙学朝.
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J]
.实事求是,2007(5):63-64.
被引量:2
5
传媒精点[J]
.东北之窗,2008(7):4-5.
6
市长“显灵”是制度失灵的悲哀[J]
.武汉宣传,2013(5):54-54.
7
张录强.
缺陷总在迷失中[J]
.当代工人,2007,0(13):11-12.
8
廖天虎.
股票期权制度失灵引起的反思[J]
.宜宾学院学报,2005,5(5):45-48.
9
钟稳.
制度为什么失灵?——从一起典型案例探析我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J]
.廉政文化研究,2011,2(3):65-69.
被引量:6
10
王艺霖.
中国大陆与澳门地区犯罪预备之比较研究[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8):230-230.
研究生法学
201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