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储油岩油气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更好的推广应用油气评价工作站,该文论述了专利技术“储油岩油气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分析方法,对储层性质的判别和原油密度的估算、利用残余油量与S22+S23量关系图版估算储油岩中的残余油量、计算储油岩的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估算油层产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展望了岩石热解分析和解释技术的发展方向。
作者
邬立言
张振苓
马文玲
机构地区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录井技术》
2000年第3期50-58,共9页
关键词
储油岩
定性
定量
岩石热解
油气组分
油气评价
分类号
TE122.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1
同被引文献
33
1
任明旺.
岩石热解参数在储层原油密度计算上的应用[J]
.特种油气藏,2004,11(6):26-28.
被引量:8
2
张大庚,依艳丽,郑西来,李亮亮,刘孝义.
土壤对石油烃吸附及其释放规律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36(1):53-56.
被引量:12
3
郭永华,周士科,李洋冰.
渤海地区储集岩热解法原油密度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效果[J]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2006,18(3):174-177.
被引量:5
4
郎东升,郭树生,马德华.
评价储层含油性的热解参数校正方法及其应用[J]
.海相油气地质,1996,1(4):53-55.
被引量:8
5
蔡玉兰,张馨,邹艳荣.
溶胀——研究石油初次运移的新途径[J]
.地球化学,2007,36(4):351-356.
被引量:11
6
刘晓艳,李英丽,朱谦雅,戴春雷,王平利,齐刚.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机理研究及展望[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7,26(1):82-87.
被引量:25
7
牛书立 张军.录井技术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199-202.
8
朱根庆.录井技术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9
张居和.地表地球化学勘探烃类分析技术新进展[A]..石油地质实验技术论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10
王宇蓉 唐洪三.岩石吸附烃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A]..石油地质实验技术论文集[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引证文献
3
1
李会.
地化录井技术在长庆区块的应用[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B08):103-106.
被引量:2
2
蒋启贵,黎茂稳,钱门辉,李志明,李政,黄振凯,张彩明,马媛媛.
不同赋存状态页岩油定量表征技术与应用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2016,38(6):842-849.
被引量:108
3
郭明宇,田青青.
基于随钻岩石热解参数的原油密度预测模型[J]
.录井工程,2024,35(1):14-2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1
1
崔德艺,辛红刚,张亚东,淡卫东,陈俊霖,张珊,李家程,李树同.
鄂尔多斯盆地宁县地区长7_(3)亚段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页岩油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2):210-225.
被引量:3
2
孙照通,辛红刚,吕成福,冯胜斌,周钱山,淡卫东,张英,高雪,党昭卿.
鄂尔多斯盆地长7_(3)亚段泥页岩型页岩油赋存状态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8):1304-1318.
被引量:10
3
赵文智,朱如凯,刘伟,白斌,吴松涛,卞从胜,张婧雅,刘畅,李永新,卢明辉,刘忠华,董劲.
中国陆相页岩油勘探理论与技术进展[J]
.石油科学通报,2023,8(4):373-390.
被引量:8
4
窦伟坦,邢立,李明瑞,徐黎明,张文正,李剑锋.
地化录井技术在低渗透油层解释评价中的应用[J]
.录井工程,2007,18(1):55-58.
被引量:9
5
王国建,唐俊红,汤玉平,李兴强,李吉鹏,杨俊,黄欣.
油气藏上方地层中不同赋存态微渗漏轻烃特征初步模拟实验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2017,39(2):261-266.
被引量:3
6
熊健,刘向君,梁利喜.
甲烷在页岩黏土矿物孔中的赋存力学机制[J]
.断块油气田,2017,24(4):500-505.
7
牟雷.
纳米尺度下液体的流动机理研究进展[J]
.断块油气田,2017,24(5):666-669.
被引量:9
8
余涛,卢双舫,李俊乾,张鹏飞.
东营凹陷页岩油游离资源有利区预测[J]
.断块油气田,2018,25(1):16-21.
被引量:25
9
赵悦,蔡进功,杨燕,雷天柱.
泥质烃源岩酸解有机质中两环倍半萜的检出及其意义[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8,42(2):62-70.
被引量:1
10
赵悦,蔡进功,雷天柱,杨燕.
泥质烃源岩中不同赋存状态有机质定量表征——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为例[J]
.新疆石油地质,2018,39(4):415-422.
被引量:5
1
安作相.
中国陆相沉积模式和生储油岩分布[J]
.石油实验地质,1995,17(1):1-7.
被引量:8
2
张慧霞.
碳酸盐岩微相研究现状与未来运用研究[J]
.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4,0(11):32-32.
3
潘长春,傅家谟,盛国英,杨坚强.
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藏油源的确定及其意义[J]
.石油学报,1999,20(5):27-32.
被引量:19
4
蒋其垲.
油气评价工作站创新过程的启示[J]
.石油科技论坛,2000,19(6):51-54.
5
金金花.
杏南地区S23-P1油层组砂体展布规律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37(13):125-126.
被引量:1
6
廖健德,康素芳,李明河,刘翠敏,宋元林,张明.
陆梁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10(4):29-31.
被引量:10
7
王振负,赵大勇.
热解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J]
.石油仪器,2006,20(1):77-80.
8
郭峰,陈世悦,袁文芳,王德海.
柴达木盆地西部干柴沟组沉积相及储层分布[J]
.新疆地质,2006,24(1):45-46.
被引量:26
9
李玉桓.
地化录井技术的发展趋势[J]
.录井工程,1996,14(2):1-7.
10
伍新和,向书政.
莫北油田油藏地球化学研究[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29(3):300-304.
被引量:2
录井技术
200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